新闻 发表于 2025-7-10 11:03

关税大棒砸向巴西:特朗普的“政治报复”与卢拉的强硬反击

作者:微信文章
关税大棒砸向巴西:特朗普的“政治报复”与卢拉的强硬反击

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掀起了美国与巴西之间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风暴。

7月9日,特朗普一封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信件震惊全球——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进口关税,远超同日宣布的其他21个国家25%至40%的税率区间。



这一数字让市场哗然: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应声下跌2%。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在信中毫不掩饰地将关税与巴西内政挂钩,矛头直指巴西最高法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程序,称其为“国际耻辱”和“政治迫害式的猎巫行动”。

1:关税政策速览,全球贸易版图震动

特朗普本周的关税攻势并非只针对巴西。他同时宣布了对多国商品的全面加税计划:菲律宾商品将被征收20%关税;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斯里兰卡和利比亚商品面临30%关税;文莱和摩尔多瓦则为25%。

这仅仅是第二批名单。早在本周一,特朗普已向14个国家发出关税“最后通牒”:若8月1日前无法达成新贸易协议,日本和韩国商品将面临25%关税,老挝和缅甸商品则高达40%。



更令人咋舌的是特朗普透露的后续计划:美国将很快对铜征收50%关税,而药品关税甚至可能飙升至惊人的200%。这种“关税武器化”策略正在全球供应链中投下不确定性的阴影。



不过市场反应却出奇平静,分析师认为这反映了一种预期:多数国家可能在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协议。有消息称欧盟已接近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可能维持大部分商品10%的关税,仅保留汽车25%和钢铁50%的关税。

2:公开理由:审判盟友与“自由攻击”

特朗普在给卢拉的信中列出两大“罪状”:巴西对自由选举制度的恶意攻击,以及对美国人言论自由权利的侵犯。这些指控直接关联到博索纳罗案件。

博索纳罗作为特朗普的亲密政治盟友,因涉嫌在2022年选举后企图推翻卢拉政府而受审,并被禁止参选至2030年。特朗普在信中毫不吝啬对这位巴西前总统的赞美:“我认识并曾与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打过交道,并对他极为尊敬”。



特朗普甚至将巴西司法程序定性为政治迫害,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声援:“别碰博索纳罗!”和“放过博索纳罗吧!”。这种公开干涉他国司法的行为,在国际关系中实属罕见。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下令启动基于美国《301条款》的贸易调查,该条款允许美国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实施报复性关税。双管齐下的施压策略,显露出白宫对巴西问题的特别“关注”。



3:卢拉回击:主权不容交易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和政治干预,76岁的巴西总统卢拉展现了钢铁般的姿态。在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卢拉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强烈回应:“巴西是一个主权国家,不接受任何人的干涉或监护”,“这个国家的主人是巴西人民”。

卢拉进一步直指美国外交的症结:“美国必须停止像帝国一样行事,并开始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他批评特朗普“在互联网上威胁全世界是不负责任且不严肃的”,直言“我们不想要一个皇帝”。



针对博索纳罗案件,卢拉强调司法独立性:“我们拥有稳固独立的机构。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尤其是那些威胁自由和法治的人”。巴西总统府机构关系部长霍夫曼更是尖锐对比两任政府:“巴西屈从于美国的时代是博索纳罗时代,他向美国国旗致敬,却不捍卫国家利益”。



卢拉政府已通过立法行动表明立场——巴西国会迅速通过《经济对等互惠法》,为可能的反制关税提供法律基础。

4:贸易逆差真相,顺差国为何挨打?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舞之际,一个关键经济事实令全球经济学家困惑不已:美国对巴西贸易长期保持顺差。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与贸易部长阿尔克明指出,美国对巴西出口产品多数是零关税。



“多年来美国对巴西贸易保持顺差,美国在与巴西的贸易中获利”,阿尔克明强调。这一数据直接挑战特朗普所谓“公平贸易”的论述基础。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信中承认50%关税“远低于所需水平”,无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他甚至警告:若巴西反征关税,美国将在50%基础上叠加相应百分比。



这种“顺差国惩罚逆差国”的逻辑矛盾,暴露出关税决策背后非经济动机的主导性。巴西财长费尔南多·阿达一针见血指出:美国此举“缺乏合理性”。

5:政治动机剖析,盟友审判触怒白宫

博索纳罗案件的核心事实解释了特朗普的强烈反应。这位巴西前总统被控在2022年大选败给卢拉后,策划政变阻止权力交接。2023年1月8日,博索纳罗支持者暴力冲击巴西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酿成宪政危机。



尽管博索纳罗否认策划政变,但他承认曾参与讨论“推翻选举结果”的会议,探讨过动用军队、暂停公民自由等可能性。这些细节与特朗普本人面临的选举干预指控惊人相似。

特朗普在关税信中暗示,巴西若能“开放其迄今为止封闭的贸易市场”,关税可能调整。这种将司法独立与贸易政策挂钩的做法,被巴西舆论视为政治勒索。



更深层来看,卢拉近期主持的金砖国家峰会成为另一导火索。特朗普公开指责金砖国家推行“反美政策”,而卢拉在峰会期间强调金砖国家寻求“贸易关系不必通过美元”的新路径,直指美国金融霸权痛处。

6:全球贸易格局,帝国大棒遭遇主权高墙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攻势背后,是传统贸易政策逻辑的颠覆。当美国财政部长等高层建议推迟实施高关税以争取谈判时间时,政治考量已压倒经济理性。

巴西政府迅速通过《经济对等互惠法》表明立场:若美国加征50%关税,巴西将进行反制。这种“以牙还牙”的策略获得卢拉坚定支持:“如果他相信他可以强加关税,那么我们有权用自己的关税进行回应”。



国际关系学者观察到,特朗普对拉丁美洲的态度显示美国外交政策中“长期存在的霸权主义和干预主义正在明显升级”。但卢拉的强硬回应代表新兴经济体新立场:主权不容交易,司法独立非谈判筹码。

当特朗普威胁对铜征收50%关税、药品200%关税时,全球供应链面临更深分裂风险。欧盟等国寻求部分豁免的谈判策略,与巴西直接对抗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多极世界中的不同生存之道。



特朗普在关税信中留下意味深长的尾巴:关税可以“上调或下调,取决于我们与贵国的关系”。这句话揭示了这场贸易冲突的本质——政治筹码高于经济逻辑。

当巴西最高法院驳回特朗普言论的影响力,继续推进博索纳罗案审理,当卢拉在联合国演讲强调“每个国家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这场贸易风暴已超越关税数字本身。



50%的关税墙背后,是单极霸权与多极世界秩序的碰撞。当新兴经济体不再沉默,美国的大棒政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主权高墙。

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涉及任何机构立场。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大棒砸向巴西:特朗普的“政治报复”与卢拉的强硬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