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7-10 09:04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研习夏令营参访交流(二):从“丝路明珠”到“轻工名校”

作者:微信文章
聆听千年丝路回响,触摸现代工业脉搏。7月8日,在前期王双怀教授、余志海教授、冯雪俊教授等老师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营员们分别来到了被誉为“帝陵典范,丝路明珠”的乾陵和“轻工名校,人才摇篮”的陕西科技大学,参观研学和参访交流。

乾陵所在的乾县是古代西出长安后第一个军事战略要地,也是西域使臣商旅等走过荒凉沙漠和崇山峻岭后进入关中平原的第一个驿站,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乾陵,这座被誉为“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博览馆”的夫妻皇帝合葬陵,也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上午,营员们就来到了乾陵,寻找这一代帝陵里的丝路印记。漫步乾陵司马道,营员们发现来自吐火罗国(今阿富汗)的石鸵鸟,雄踞的翼马等等,都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见证;驻足六十一蕃臣像前,营员们仿佛看到了千百年前正在举行的万国来朝的礼仪,折射着大唐国力强盛、民族融合、开明大度、友好交流的隆盛景象;徜徉在博物馆里,唐三彩载物骆驼、三彩胡人俑、《客使图》《打马球图》《胡人训兽图》《宫女图》等壁画、以及其它一件件精美的展陈文物,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盛唐文化的灿烂,以及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频繁。特别是《客使图》壁画,生动描绘了唐代鸿胪寺官员接待各国使臣的情景,真实再现了千百年前大唐的外交活动,体现了大唐王朝对外开放、万国来朝的繁盛景象,令营员们久久难以忘怀。







下午,营员们来到了以轻工为办学特色,被誉为“轻工名校”的陕西科技大学参访交流,陕西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刘雨凡副处长、丝路文化传播学院米高峰副院长、贺岭教授及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热情接待了营员们。营员们首先跟随贺岭教授参观了由该校建设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了解了中国轻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和非凡成就。从传统技艺到现代“智造”,中国轻工业发展的历史画卷在营员们面前徐徐展开。随后,由陕西刺绣非遗传承人曹新强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陕西刺绣非遗展览,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其中包含的匠心和巧思令营员们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随后,米高峰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丝路文化传播学院基本情况、设计学等优势学科学科发展情况、主要学术研究成果、与中亚各国国际合作情况及未来展望。刘雨凡副处长介绍了学校国际合作情况和留学生教育情况,并热忱欢迎同学们到陕西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最后,陕西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和夏令营营员代表分别表演了吉他弹唱、中国舞、乌兹别克斯坦民歌、俄罗斯民歌和哈萨克斯坦民族舞蹈及传统乐器冬不拉弹唱等节目。与会中外师生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从“丝路明珠”乾陵到“轻工名校”陕科大,一天的时间,营员们用脚步丈量中华文明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完成了一场融汇古今、贯通中外的探索之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研习夏令营参访交流(二):从“丝路明珠”到“轻工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