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10 01:20

AI社交革命:2025年多模态互动如何重构人类连接方式?

作者:微信文章
一、市场规模分析:全球高速增长与中国结构性分化
全球市场:高速扩张,区域 “一超多强”


增长态势:全球 AI 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25-2030 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CAGR)在 27.67%-35.9% 之间,2030 年规模预计达 8267.3 亿美元(保守)至 1.81 万亿美元(乐观)。区域格局:北美(美国)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领先(2025 年美国市场约 739.8 亿美元);中国以高增速崛起,2024 年成全球第二大市场(约 342 亿美元);欧盟 2024 年规模超 420 亿欧元,较 2020 年翻倍,形成 “一超多强” 格局。

中国市场:高预期与现实落差并存



预测与现实:AI 情感陪伴市场预测 2025-2028 年 CAGR 达 148.74%(2025 年 38.66 亿元→2028 年 595.06 亿元),但 2025 年初头部应用(如 “星野”“猫箱”)日下载量降幅超 60%,买量投放骤减(“猫箱” 降幅 90%),暴露出用户留存与商业转化不足的问题。





下载量趋势: 2025年以来,星野、猫箱和筑梦岛等头部AI社交应用在中国大陆苹果端的下载量均出现明显下滑。星野和猫箱的日下载量从2月上旬的约2万次迅速回落至目前的约7000次。筑梦岛的日下载量也从约3000次降至约1000次。


投放趋势: 2025年2月,头部AI社交应用的广告投放力度普遍暴跌。星野的日投放素材量峰值曾超过2.6万组,但在2月份腰斩,随后维持在1万组左右。猫箱的日投放素材量从约2000组暴跌至约200组,筑梦岛从约1000组暴跌至约300组。

行业转折点: 2025年2月被视为AI社交行业发展的标志性转折点,无论是投放力度还是下载量数据,均出现明显下滑。
结构性特征:部分细分赛道被过度乐观预测(如 AI 情感陪伴),但实际表现降温,存在泡沫风险。

二、用户行为研究:Z 世代的 “AI 原生” 特征


1.AI生产力工具:Z世代的“效率革命”深度依赖已成常态




渗透率:89% Z世代用AI辅助创作,55.4%每日高频使用(05后高达62.5%)

核心场景:写作、翻译、编程、数据分析(大学生/职场新人刚需)

效率跃升:

80%用户效率提升超50%(部分接近翻倍)

70%认为AI提升内容质量与创新力



机会点:

垂直工具开发:聚焦论文写作、代码生成、多语言翻译等细分场景(如“AI学术智能体”)将AI嵌入办公软件(如会议纪要自动生成、数据报告一键优化)

2.情感与社交:AI的“人机共生”新范式,情感陪伴需求爆发



使用强度:40%每日使用(22.1%每天多次)

性别反转:男性依赖度(45.6%)>女性(37.2%)→ 打破“女性更需陪伴”刻板印象

虚拟关系量:人均1.8个“AI朋友”(聊天机器人/虚拟偶像)

现实社交的“催化剂”

43.6%用AI生成破冰回复

39.9%获取话题建议深化关系

37.7%通过AI匹配兴趣好友

80%用户借AI加强真实人际关系:


机会点:

社交赋能型AI:开发“社交教练”功能(实时对话建议、关系维护提醒)

兴趣社交平台:AI匹配同好社群(如“AI搭子”推荐徒步/观影伙伴)

男性情感市场:针对男性设计低压力情感倾诉AI(避免“矫情”标签)


3.态度矛盾体:焦虑与创收并存,积极应对策略



职业观重构:59.2%相信AI催生新职业(如提示工程师、AI伦理师)

副业创收潮:19.9%通过AI赚钱(较2024年↑5.7%)

典型模式:接单设计(Midjourney)、写作接稿(ChatGPT)、小程序开发(Copilot)

技能进化:主动学习提示词工程、AI工作流优化


机会点:

信任基建:推出“AI内容溯源”功能(如自动标注信息源)、隐私沙盒模式

副业孵化平台:整合AI工具+接单渠道(如“AI创作者联盟”)

焦虑转化服务:开设“AI适能培训”(从基础操作到职业转型指导)


三、竞争格局:头部集中与流量入口迁移



市场集中度高:头部应用垄断下载量


2025 年全球 AI 应用下载量前五(占比 53%),ChatGPT 以 2.501 亿次下载(占 35%)居首。中国产品表现亮眼:豆包 2025 年下载破 1 亿次,DeepSeek 2025 年 1 月单月下载 1760 万次,跻身全球前列。

流量入口迁移:从搜索引擎到 AI 助手
传统搜索引擎入口地位弱化,用户转向超级应用内置 AI 功能:抖音 AI 搜索月活 2 亿、腾讯 AI 搜索月活 1.6 亿,无需跳转即可获取答案。全球趋势:微软 Bing 集成 GPT-4、谷歌搜索引入 “生成式摘要”,Gartner 预测 2026 年传统搜索引擎查询量将下降 25%。

买量策略分化:从 “烧钱抢用户” 到精细化运营


头部应用(ChatGPT、豆包)依托品牌优势减少投放,聚焦精细化运营;追赶者(夸克、腾讯 “元宝”)在关键节点(如高考季)加大投放获客。部分细分应用(情感陪伴类)因用户流失收缩投放,暴露 “买量依赖” 隐患。




全球 AI 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北美领先、中国高增速追赶;Z 世代推动 AI 成为 “效率工具 + 情感载体”,但其行为与态度折射出市场真实需求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流量入口向 AI 助手迁移,精细化运营与用户价值成为关键。中国市场需警惕细分赛道 “炒作泡沫”,回归真实需求与商业落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社交革命:2025年多模态互动如何重构人类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