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该如何在企业落地?飞书让我看到了现阶段最佳解决方案
作者:微信文章今天,我第一次以媒体身份去到了「2025飞书未来无限大会」现场。整场发布会听下来,让我非常震撼:飞书将AI能力落地企业管理的深度,可以说是完全开启了新时代。有以下几个要点我觉得值得大家关注:
让企业知识库可以被流转和高效应用的飞书知识问答用表格也能搭建企业应用的飞多维表格应用系统多维表格将支持在企业微信/钉钉内使用,打破竞争边界接入AI Coding,让应用创造场景在飞书内也有了落地点
离开腾讯开启自由职业之后,我开始在更大的世界探索,有机会破圈和一些非互联网行业的企业主、高管交流,我做AI相关的内容,自然也会接到一些来自他们的咨询。他们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AI充满好奇,同时也高度焦虑,有个模糊的概念,却不知该如何应用,这也是我离职后坚定做AI方向自媒体的原因之一——AI应用的爆发式发展,对许多企业、组织、甚至普通人,都会是一场新的革命和机会。借助AI的力量,以更少的人力,去撬动更大的生产力,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而今天飞书的发布会,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和现阶段交出的答卷。我认为,这非常值得互联网从业者,特别是工具类产品的产研团队来学习思路,看一个有实力,又敢想的团队,是怎么把难而有价值的事落地,他们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同时,企业主、高管、创业者这类希望将AI应用于企业提效的管理先锋,也可以学习到AI落地企业管理有哪些可能的形式。你不一定要采买飞书的服务,但你应该要知道,当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会长成什么样子。用今天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先生在大会上的发言作为开篇语:💡
AI不只是生产力,更是先进组织的「内生力」,用AI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让科技充满温度。
相信这是所有AI从业者所期盼的未来。
飞书知识问答
今天我在会场遇到了flowith的CMO拐子,我们聊到AI幻觉的问题,拐子表示,flowith的知识库可能可以达成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我也提出了「让用户愿意上传自己的知识」,这已经形成了一层用户的筛选门槛。
而这个问题在飞书的场景下,恰好是一个好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长板。
一个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员工间的聊天记录、会议纪要、文档等日常工作行为,可以自然在办公软件内沉淀大量企业专属信息&数据,而这些,是非常珍贵的企业资产。
在过去,这些资产是零散的,管理者需要规范一套共建知识库的流程,要求员工按一定格式维护这些数据。
但如果一个企业增长迅速,或者人员更新频繁,流程会断档,文档会失传,这对企业就是一种损失。
而作为员工,要从这一堆数据中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比如,之前还在腾讯的时候,研发问我某个功能上线后的数据,我大概有印象,但忘记自己记录在哪个文档里,那我只能用企业微信搜索关键词,再从茫茫搜索结果中一条条识别——这个寻找的过程已经在消耗我的精力。
飞书知识问答正是这个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生产端,再也无需费神专门搭建知识库了,通过员工日常行为所累积的数据,便可生成回答;
消费端,不同权限的员工可见范围不同,生成的答案也就不同,这确保了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用AI代替人力来处理繁杂的数据,并在输出层结合现实场景加以约束,实现可控的千人千面,让数据使用更高效,也更合理地应用于企业经营流程。
其实回过头看这个解法,似乎是很好想到的,但从想法到落地,需要AI模型本身能力的突破,算力的消耗,技术的投入,才让这一切,在2025年终于成为了现实。
飞书多维表格
在今年年初,Deepseek声量爆发的那一波浪潮里,许多知识博主已经在推广使用飞书多维表格的AI组件来批量生产内容,实现创作提效,这使我看到了多维表格拥抱AI的第一步野心。
而今天的发布会,飞书多维表格在这个方向上展现了更进一步的野心——应用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内置了丰富的应用组件,比如列表、Tab 、轮播图,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就能快速搭出一个美观又实用的业务应用。
一个从外部看起来只是效率工具的定位,正逐步升级为一个人人可用的应用工厂。
用多维表格来搭建销售、人力、电商这样的系统成本更低了,无需外部采买,也无需研发介入,不用编写代码,一线业务员就能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业务系统。
比如,下面这个电商直播管理平台,就是用多维表格应用模式搭出来的:
飞书多维表格还引入了 AI Agent,那些过去需要大量人工处理的复杂任务,现在可以在工作流中交给 AI Agent 节点来处理——不会搭流程的人,也能通过自然语言给AI下命令,快速通过流程规范化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这一块我还没体验到,听起来非常和coze空间的定位重合度非常高,很好奇在字节内部这两块业务未来是否会有整合或者进一步的升级。
后面我也会继续探索如何用好这样的工具给一人公司提效,可以蹲蹲我的新教程。
今天的爆点之一,是宣布了越发强大的飞书多维表格将会支持在企业微信和钉钉内使用。
飞书的商业化负责人还在舞台上对钉钉喊话:“企业微信流程已经审批完啦,钉钉你们要抓紧啊!”
过往防御拉满的竞品对立,现在逐步放开封锁。
很有格局,也是利好我们普通用户一大步。
飞书开发套件: 在企业开发完备落地的Agent产品
多维表格对Agent的引入还算相对初级,毕竟这里再增加复杂度,多少有些螺蛳壳里造道场的尴尬。
飞书的另一块细分业务飞书开发套件,对Agent能力的应用会更加深入和彻底。
这一部分里,我最感兴趣的是「飞书妙搭」。
这算是国内首款企业AI系统搭建工具,接入时下最热潮的 Al Coding,支持轻量系统搭建,让业务人员的想法通过AI得以快速落地,减少过去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冗余繁杂,且信息可能失真的沟通过程。
虽然说,一个有想法的业务人员,可以自己通过学习Cursor这样的低代码编程工具来实现类似的效果,但毕竟Cursor需要付费,又有使用门槛,飞书内置了这块能力,让业务想法的产生和落地行为都沉淀在了飞书内,沉淀在了企业内,这便于员工的流程管理,也便于企业的资产沉淀。
这一步,又在打破了效率的墙,管理的墙。
客服系统一直是企业应用的重要场景,如何更快更便捷打造一个更优质更聪明的企业专属客服,是个过去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发布会就这个场景,提到了旗下企业级 Agent 开发平台 Aily ,这个业务从去年起就在多个企业落地。
现场举例,公牛集团用 Aily 打造了专家级客服 Agent “公牛智服”,支持 24 小时实时响应客户和上千家经销商问题,使得客服接待能力提升了 30 倍。
当然,数据是数据,具体能力如何,还是要等具体实测,这里未来有机会也可以看看效果是否能够超出预期达到新的应用水平,可以期待一下。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次发布会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内容。
要论AI落地以上场景的解法,看起来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做类似业务的朋友们一定脑暴过,但只有飞书敢投入资源、时间、人力,把每一个想法做深做透,做到真正落地实现。
有魄力,敢下注,不计短期ROI,真正为更长期、更伟大的事投入,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确实也只有字节有这一实力。
所以我相信,飞书在这一方向上,将不断给我们惊喜,并持续拉开和同类竞品的差距。
说实话,我也是离职之后才开始使用飞书文档,习惯之后就不再用腾讯文档了。
一个更先进的组织,确实跑得更快。
在友商们还在撕分工,扯利益,抱团嫡系苟活磨洋工的时候,飞书已经把AI玩得不知天地为何物。
期待飞书的下一次进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