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8 04:51

AI全场景公式指令多模协同决策与沙盘赋能驱动科研创新实战工作坊

作者:微信文章
AI全场景公式指令多模协同决策与沙盘赋能驱动科研创新实战工作坊

各高等学校: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AI在文献挖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科研环节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但许多研究者仍面临技术应用不熟练、前沿工具掌握不足、伦理规范认知模糊等问题。同时,学术期刊对AI辅助研究的透明度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合规、高效地利用AI工具优化科研流程,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在科研活动中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推动AI技术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提升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效率与成果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提升申报材料质量,理清科学研究思路,明确科研申报规范,避免走入科研申报误区,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我院决定于2025年8月10日—13日在西安线下线上同步举办“AI全场景公式指令多模协同决策与沙盘赋能驱动科研创新实战工作坊”。具体内容如下:

课程特色

本次培训构建了“工具-方法-决策-实践”四维一体的科研赋能体系:首创“理论场景化+技能公式化”教学模式,将复杂AI技术转化为可操作的科研工作流;首创覆盖“论文-基金-报告”"全场景的提示词工程框架,建立科研任务与AI指令的精准映射;创新性开展多模型能力横评实验,通过20+任务场景对比形成AI工具选型决策树;设置“学-练-诊”闭环学习机制,配备全流程沙盘演练和个性化问题诊断,确保技术迁移落地。培训立足AI技术驱动科研创新的核心需求,形成三大特色体系,构建了完整赋能闭环:

1.首创“全场景公式化指令库”:

①覆盖科研全链条:系统拆解选题规划、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基金申报等12类科研高频场景,提炼128个标准化提示词公式,实现“需求→指令→输出”精准转化。

②独创分类指令体系:

论文矩阵:含大纲生成、矛盾分析、跨库检索等36个专项指令;

基金矩阵:含创新性论证、技术路线优化、评审模拟等28个决策指令;

报告矩阵:含逻辑架构优化、趋势推演、决策穿透等24个高阶指令。

2.构建“多模型能力决策树”:

①深度横评机制:基于真实科研任务(数据爬取、多源融合、可视化呈现等),建立包含7大维度(响应速度、数据兼容性、逻辑深度等)的AI模型评估矩阵。

②智能搭配规则:

采集层:匹配网络爬虫/文档解析最优模型;

处理层:区分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清洗方案;

分析层:适配量化统计/质性研究双路径工具;

呈现层:联动图文生成/动态可视化输出模型。

3.打造“诊断式实战沙盘”

①全流程推演系统:

模拟从“选题生成→数据采集→矛盾分析→成果输出”完整科研链路;

内置动态数据库(含10万+文献样本、5类实验数据集)。

②个性诊疗机制:

问题捕捉:实时采集实操中的指令偏差、模型误用等典型问题;

方案调优:提供“模型切换+指令改写+流程重组”三级解决方案;

能力固化:输出个性化《AI科研适配方案书》与《错误案例集》。

培训内容

时间:

8月11日上午9:00-11:30

工作坊内容(理论+实操结合):

主题一:一句话上手AI学术工具——亲测指南

1.软件名称:“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2.研究综述:一句话生成图文并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论文:一句话生成图文并茂的思辨性研究论文;

4.研究报告:一句话生成图文并茂的百万字研究报告。



工作坊产出(学习收获):

掌握“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通用 AI 学术工具,能快速生成研究综述、论文和报告等图文并茂成果。

时间:

8月11日 下午14:00-16:30

工作坊内容(理论+实操结合):

主题二:一口气玩转提示词公式——科研人的咒语手册

1.通用指令:选题规划、文献速览、数据交互、格式规范、润色降重……

2.论文指令:论文综述、论文大纲、理论突破、实验设计、实验优化、跨数据库检索、多源数据融合、矛盾分析、问卷设计、结果论证、答辩模拟……

3.基金指令:选题创新、框架搭建、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优化、预期成果、研究基础、研究计划与经费预算、评审模拟;

4.报告指令:报告框架、内容扩充、趋势总结、结论提炼、逻辑架构、矛盾消解、决策穿透。



工作坊产出(学习收获):

学会如何指挥AI大模型,熟练运用提示词公式:学会科研选题、论文写作、基金申报等多领域必备提示词公式,精准指挥大模型完成科研任务,提升质量。

时间:

8月12日上午9:00-11:30

工作坊内容(理论+实操结合):

主题三:一瞬间领悟大模型差异——多款模型深度横评

1.任务对比:爬虫数据采集、文件数据读取、文本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

2.任务实操: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到数据可视化,实操各类大模型优缺点;

3.搭配规则:数据采集的“天罗地网”、数据处理的“洗髓易筋”、数据分析的“慧眼破局”、数据呈现的“画龙点睛”。



工作坊产出(学习收获):

通过多款AI大模型深度横评,知晓其在不同任务场景(如数据采集、量化分析、处理、可视化)中的优缺点和搭配规则,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AI大模型。充分发挥其优势,助力复杂科研任务推进。

时间:

8月12日下午14:00-16:30

工作坊内容(理论+实操结合):

主题四:综合实操 + 答疑解惑

1.总结工作坊学习内容;

2.综合实践:AI全流程科研沙盘演练;

3.针对学员实操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解答。



工作坊产出(学习收获):

经综合实践演练,独立运用AI大模型完成从选题规划到成果输出的全流程科研任务,提升高校教师科研效率与质量。

会议时间以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0日-12日

报到时间:8月10日全天报到,13日返程。

会议地点:陕西·西安

参会对象

各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主管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导、教师工作部、科研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管理者,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副院长)及各专业或课程建设负责人、一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辅导员及对科研感兴趣的教师等。

参会须知

以上培训采取线下会议、线上直播(回放)的方式,促进反复学习提升。本次培训专家团队,指导性强,机会难得。

线下学习的老师请务必添加下方联系人发送回执后参加,会前一周告知报到地点、乘车路线及注意事项。学习课件、证书、发票统一发送。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课程,团队报名请拨打电话咨询优惠渠道。

扫码获取培训通知:

报名电话:18601039466(同微信)



课程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全场景公式指令多模协同决策与沙盘赋能驱动科研创新实战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