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限将至,马斯克“美国党”会成搅局者吗?
作者:微信文章本周全球资本市场最关注的变量仍聚焦美国:7月9日关税暂停期到期、美联储会议纪要、亚马逊促销、美欧数据、以及马斯克新政党。关税节点未至,波动先行,马斯克的新动作也令华府与华尔街都不能忽视。本期财经简报从五大看点、马斯克“美国党”四重解读及贝森特最新表态三方面,全面梳理本周不可忽视的风险与暗涌。
【一】五件大事:关税、纪要、亚马逊、中国CPI都在同一周
1️⃣ 7月9日川普关税暂停期到期
本周三(7月9日)是所谓的“川普解放日”,即90天关税暂停期正式到期。按照此前川普的表态,除已达成协议的英国和越南外,其他贸易伙伴若未签署新协议,美国将发函通知,恢复4月宣布的高额关税税率——部分产品税率可能回升至25%至50%区间。一旦7月9日没有延长期限或出现激化表态,可能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原材料和部分制造业股价。
2️⃣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
同日,美联储将公布最新FOMC会议纪要。华尔街希望借此进一步解读19名票委内部对就业、关税与利率路径的真实态度。尤其是在上周非农数据超预期但结构偏弱后,市场对9月是否会是降息起点仍存分歧。
3️⃣ 亚马逊购物节延长至4天
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将在周二开启为期4天的夏季大促。这一“美版双11”往年仅持续2天,今年首次延长至4天,被市场解读为验证美国消费韧性的窗口。华尔街也在观察,关税担忧是否会抑制消费者下单热情。
4️⃣ 欧元区零售及信心指数
周四,欧元区将发布零售销售数据和投资者信心指数。在欧洲增长动能疲弱、PMI萎缩的大背景下,零售与信心指数或将进一步验证欧洲是否陷入滞涨。
5️⃣ 中国6月CPI与PPI
北京时间周三上午,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发布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虽然市场普遍对数据真实性持谨慎态度,但即使在修饰之下,若通缩继续加剧,仍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及亚洲货币带来外溢影响。
【二】马斯克“美国党”:四重深度剖析
1️⃣ 新政党初衷与纲领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直接指向川普刚签署的大而美法案(达尔梅法案),称其“将把美国拖向破产”。目前可追溯的政治纲领包括:
减少债务、控制预算赤字
通过AI与机器人技术现代化军队
加速AI发展,放松能源等领域监管
维护言论自由,支持生育政策
这些初稿式理念虽碎片化,但已反映出马斯克关注的关键利益链条:AI、自动化、能源和言论空间。
2️⃣ 投资圈与华府的第一波抵触
路透社报道,美国知名投资公司CEO菲斯巴克第一时间宣布推迟公司原计划发行的特斯拉相关ETF产品,并要求董事会讨论马斯克是否还能兼顾CEO职务与政治野心。表面看是财务顾虑,实则菲斯巴克与川普阵营高度绑定:其7月2日刚设立“FSD政治基金”,全称“Fully Supporting Donald”。在华尔街,这场ETF叫停被视作川普阵营的公开警告。
3️⃣ 马斯克的“政治甜头”与德州教训
华尔街日报复盘指出,马斯克与政治的勾连并非从零开始。早在2013年,他曾亲自赴德州议会游说放开汽车直营销售,遭遇冷落;如今特斯拉总部已迁往德州,马斯克资助了多位当地议员选举,今年德州议会为SpaceX定制了“禁飞无人机”“海滩封路”等系列法案。政治输血换来的商业便利,助长了马斯克对政党运作的信心。
4️⃣ 美国党能成吗?有钱有势也未必赢
制度门槛高:美国单议员单选区制对第三方极度不友好,历史上最成功的罗斯·佩罗也仅收获过19.8%普选票,却拿不到选举人票。
议题空间窄:多数美国选民核心关切仍集中在税收、医疗、社会安全等传统议题,两党框架内可妥善覆盖。
人脉与资金强:马斯克手握逾3600亿美元资产和X平台影响力,潜在吸引对象包括杨安泽、塔克·卡尔森等分裂右翼,民调显示约40%选民对美国党表示“可能支持”。
近期目标清晰:马斯克计划明年中期选举拿下2-3个参议员、8-10个众议员席位,并在地方选举插旗10%空缺席位,尝试打造国会“关键少数”,效仿台湾“民众党”模式。
【三】关税期限迫近:贝森特放话,谁在妥协?
贝森特(Bessent)本周接受CNN采访时称,美国将在7月9日前后达成多项贸易协议,并对超百个小国直接发函,通知若不合作,将面临4月2日版的更高税率。他强调部分国家(如欧盟、印度)谈判进展顺利,有可能获得宽限期延长。但对日韩等国,白宫顾问哈塞特与米兰(Milan)则口风紧:留给谈判的窗口已不足48小时,变数犹存。
7月9日是否引爆新一轮关税冲击波,将是本周全球市场的核心风向标。
本周,关税博弈、降息博弈、消费韧性、马斯克“美国党”,多个看似孤立的线索实则交织在一起。对投资者而言,除关注关税生效与否,更需密切跟踪美联储态度与消费端反馈——政策与民意之间,或许比数据更先告诉市场方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