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国《索尼大师说》以影像见证“一带一路”十年硕果 科技赋能人文记录展现全球共赢
作者:微信文章和馨艺术中心
2025年3月,索尼中国正式推出《索尼大师说》特别访谈节目,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企业家摄影协会主席王琛携索尼α1Ⅱ旗舰相机及FE 50-150mm f/2.0 GM、FE 28-70mm F2 GM 超三元镜头、索尼G大师系列镜头,以影像记录"一带一路"沿线蒙古国、尼泊尔、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七国普通民众的幸福生活,展现中国倡议推动下的文明进步与全球共赢成果。
作为索尼α系列十多年用户,王琛深入中亚草原、波斯高原与南亚村落,用4K 120P高帧率拍摄当地传统手工艺、跨境贸易场景及教育医疗合作项目。其装备的α1Ⅱ相机具备944万点实时追踪对焦系统与501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精准捕捉游牧民族迁徙、沙漠绿洲建设等动态画面;双镜头组合则兼顾人文特写与城市全景拍摄需求。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29份合作文件。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中企承建的智慧城市项目使通勤时间缩短40%;在伊朗恰巴哈尔港,中伊合作码头带动当地就业增长3倍;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中尼联合修复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游客量回升至震前水平。这些数据在访谈中通过王琛实拍画面与口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今天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的繁华之都,不仅是该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还是中亚五国中最大的都市。拥有187万人口,人均GDP高达1.39万美元,展现了其繁荣的经济态势。距离中国仅28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
帖木儿(1336年4月9日-1405年2月18日),出身于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早年臣属于东察合台汗国。1362年,他与赫拉特领主迷里忽辛起兵反抗东察合台贵族,通过扶持傀儡统治者的方式分治河中。1370年,他杀迷里忽辛,夺得西察合台汗国政权,自称“大埃米尔”,定都巴里黑,建立帖木儿帝国。后迁都撒马尔罕,改称“苏丹”。帖木儿帝国是一个东起北印度、西达小亚细亚、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大帝国。他在位期间,征服了花剌子模、阿富汗、波斯全境、德里苏丹国、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创造了“中亚史上未曾有过的辉煌时代”。
科威特的城市化进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丰富的石油资源将一个小小的渔村和贸易港口转变为石油经济的中心。二战结束后,随着石油收入的增加,科威特城的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1961年科威特独立后,大规模的建筑项目启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逐步实施,城市的扩展逐渐向郊区蔓延。
伊拉克纳杰夫和平谷 因为战争,这里长眠500万人于此。和平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有着1400年历史,里面长眠着500多万什叶派穆斯林。纳杰夫是一座仅有100万人口的城市,死人比活人多出…在这个战争的背景下,墓地不仅是一个安放逝者灵魂的地方,更是一个拯救生者的地方。它成为了一个避难所,为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们提供了安慰和庇护。
木棉花开当属虎门必看的美景之一。但要论经典的木棉花,还是白沙社区内的海石寺前的“老木棉”了。据了解,虎门白沙社区海石寺门前这三棵木棉树已经有着近400年的历史了。粗壮的树身,曲折的枝干表皮覆盖着复杂的纹路,布满了岁月的裂纹,饱满的花朵艳丽的鲜红点缀在枝丫中。(2025.4.23使用索尼A1Ⅱ+FE 400-800mm F6.3-8 G OSS 全画幅超远摄变焦G镜头)
此次与索尼合作突破传统商业赞助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文化记录,探索"科技+人文"的跨国传播路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