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3 15:27

AI 眼镜:从被嘲笑到爆单,2025 年的逆袭故事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艾瑞咨询发布了《2025 年中国 AI 研究行业研究报告》。我从里面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下面是一些我的观点,如果说的不对,那就是我的不对。
01 AI 眼镜不是智商税2023 年,某国产品牌推出 5,000 元的 AI 眼镜时,网友一片嘲讽声:"智商税""不如买个平板"。但现在,这些质疑声正在被市场数据狠狠打脸。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AI 眼镜销量达到 9.6 万台,同比增长 45%。而最近结束的 618 大促,个别品牌的订单量同比暴涨 500%。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伪需求"的产品,正在经历从极客玩具到大众刚需的蜕变。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公开报告)02巨头为什么疯狂押注 AI 眼镜?

答案很简单:眼镜是人体上佩戴时间最长的设备。中国人平均每天戴眼镜 12.6 小时,远超手机使用时长的 5.8 小时。这意味着,如果能让眼镜变智能,它就成了最贴身的"智能助手"。从市场布局看,AI 眼镜正在形成三大阵营的竞争格局。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公开报告)AI 音频眼镜是目前最成熟的赛道。Bose 凭借 Frames Tempo 在音频技术上领先,华为推出 FreeBuds Studio 主打降噪体验,京环、雷达科技等新兴品牌也在快速跟进。这个赛道的核心是把传统耳机功能集成到眼镜中,让用户在不影响听力的同时享受音频服务。AI 拍摄眼镜则呈现出中外品牌同台竞技的局面。大朋VR 的 DPVR AI Glasses、国年科技的 Looktech AI眼镜在国内市场表现活跃,而 Ray-Ban Meta AI 第二代智能眼镜凭借与 Meta 的深度合作,在拍摄和社交分享功能上独树一帜。这些产品让"随手拍"变得更自然,特别受到内容创作者和运动爱好者欢迎。AI 显示眼镜技术门槛最高,竞争也最激烈。雷鸟创新的雷鸟X2、雷鸟X3 Pro,李未可的 Meta Lens S1、S3,Rokid 的 Rokid Glasses,以及影目科技的 INMO GO2,都在争夺这个最具想象空间的市场。这类产品要解决显示清晰度、续航时间、佩戴舒适度等多重技术挑战。传统科技巨头都选择了差异化路线:小米专注 AI 音频眼镜,索尼推出 WM-1ZM2 主打专业音质,而华为则在音频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智能交互功能。
03爆款的秘密:做减法,不做加法

2025 年最有趣的是:卖得最火的 AI 眼镜,功能反而更少了。小米 AI 眼镜 2 代售价 1,299 元,去掉了上一代的 AR 投影功能,却增加了实时翻译、久坐提醒、语音备忘录等基础功能。结果销量暴涨 5 倍。调研数据显示,78% 的用户认为"能每天用的功能"比"炫酷但少用的技术"更重要。62% 的消费者愿意为续航提升而不是显示效果多花 300 元。雷朋Meta 眼镜更是把"做减法"发挥到极致。这款 1,599 元的智能墨镜,放弃了复杂的视觉交互,专注于语音助手、运动跟拍、听力增强三大功能。外观与传统墨镜无异,却能在跑步时自动播报配速,在机场实时翻译广播。而且,细看数据,它的 35-45 岁用户占比居然有达到 41%。可能真的不是只有20 出头年轻人在买智能设备了。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公开报告)04B 端市场更疯狂

另一端,在消费者还纠结"有没有用"的时候,企业已经在付费批量采购了。浙江某汽车工厂采购 3,000 副 AI 眼镜用于车间质检。工人戴上眼镜扫描设备,镜片自动显示技术参数,发现异常时直接调取维修手册。这样的策略,让单台设备检修时间从 45 分钟缩短到 18 分钟,工厂年人力成本节省超 200 万元。北京某三甲医院给护士配备 AI 眼镜,扫描药品条形码即可显示用法用量,对接系统实时提醒过敏禁忌。试点病区的用药错误率下降 67%。B 端市场的逻辑比较直接:企业愿意为 10% 以上的效率提升买单。而且 AI 眼镜部署简单,通过蓝牙连接即可使用,成本只有传统工业平板的 1/3。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企业级 AI 眼镜采购量达 150 万台,同比增长 280%。医疗、物流、零售成为前三大应用场景。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公开报告)05最大的坑:续航焦虑

尽管市场火热,但用户差评区的内容却高度一致:"早上出门满电,中午就没电了""开会的时候突然断电,尴尬到想摘眼镜"。实测数据显示,主流产品的日均续航只有 4.2 小时,重度使用时甚至不到 3 小时。这种续航能力,让大多数用户只敢在通勤、会议等碎片时间使用,38% 的用户不敢戴 AI 眼镜去长途旅行。续航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控制重量(主流产品约 50g),厂商只能使用小容量电池。而语音唤醒、环境感知等功能的功耗优化还没有突破。在用户的视角里,预期也在不断提升。毕竟现在智能手表能做到"3 天一充"、TWS 耳机能"单次续航 6 小时"时,AI 眼镜现在 4 小时的续航就显得非常落后了。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公开报告)06普通人怎么看?

2025 年的 AI 眼镜市场就像 2015 年的智能手表一样。头部品牌完成用户教育,供应链成熟度提升带来价格下探,细分场景正在爆发。作为用户,如果你想买这些产品,我建议:
商务人士应该选择华为、小米等品牌,会议纪要、实时翻译等功能能直接提升工作效率,搭配手机使用体验更流畅。银发族可以关注带健康监测功能的产品,比如老花镜式 AI 眼镜,能实时预警心率异常并同步子女手机,感觉还挺有用的。运动爱好者适合轻量款(如 38g 的产品),运动跟拍、轨迹记录等功能比运动手表更便捷。
对创业者来说,尚未深耕的细分领域:宠物智能眼镜、文旅导览眼镜、教育辅助眼镜等赛道仍处于蓝海状态。用报告里的一句话来结尾:下一个千亿市场,藏在离眼睛最近的地方。
热文推荐:赛力斯毛利率第一:合作模式的新标杆鸿蒙智行销量登顶:华为不造车,却把新势力都干趴下了

本公众号(ID:KronoLeap)发布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若内容涉及版权争议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公众号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 眼镜:从被嘲笑到爆单,2025 年的逆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