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3 05:26

【协会动态】“'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成功举行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7月2日,由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承办,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河南卫视支持的“‘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隆重举行。相关部门、高校、文化机构嘉宾及200余名国际师生参加活动。


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主席肖建中,郑州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海杰,郑州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孙保营,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刘斐,副秘书长蔡春雨,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李嘉怡,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邓东平,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吴军超,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魏胜强、副书记程果、副院长赵江涛,豫记新媒体总编辑杨桐等出席活动。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麻哲主持活动。



本次征文赛事自2025年2月启动,历经5个多月的精心组织与广泛动员,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等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踊跃参与,共收到有效征文180篇。参赛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者为家乡带来的深刻变革,内容涵盖贸易畅通、基建升级、文化互鉴等多个重要领域,充分彰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留学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主席肖建中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搭建起全球合作的坚实桥梁,在经贸往来、基建互联等领域硕果累累。河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正依托“空中丝路”、“陆上丝路”的立体通道优势,践行联通四方的时代使命。他高度评价参赛作品,称留学生笔下瓜达尔港的贸易新篇、喀喇昆仑公路的民生变迁,正是“一带一路”为家乡带来的发展新貌的生动写照。他寄语各国学子继续当好文明互鉴的使者,勇做合作共赢的筑桥人,推动丝路精神永续相传!”



郑州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海杰指出,郑州大学始终以推动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融合发展为使命,此次征文活动是留学生多元才华的集中展示,也是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实践的有力印证,大家笔下的故事,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成果生动的注脚,更是民心相通的有力体现,大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变迁。他勉励留学生们发挥好文化桥梁作用,将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人民友谊传递给世界,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2名及“丝路风采奖”150名。来自郑州大学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高山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在发言中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显著改变。这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今后,我将继续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更多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温暖的人文故事。”



近年来,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持续打造了“留学生会客厅”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品牌,未来,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搭建中外青年沟通桥梁,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深化民心相通注入青春活力。
相关链接:


“一带一路”的朋友,来聊一聊呀!《“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内容共创活动开启


【探寻中医魅力 · 共话国际友情】留学生会客厅中秋沙龙活动圆满举行


【探中式园林之美·筑国际友谊桥梁】“留学生会客厅”活动圆满举行


【文化都在节日里】国际友人共庆元宵节


【书香无界·文化共融】国际留学生会客厅活动圆满举行

审核:邓东平

编辑:卢若冰

图片:杨双露





来看看,DeepSeek眼中的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协会动态】“'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