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6-26 21:04

AI时代的终极资本,另类眼光看透“钱”的真相

作者:微信文章


引言: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时代。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似乎要改写一切;另一边,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依然在为银行账户里的数字焦虑、奔波、内卷。

我们精打细算,研究理财,讨论通胀,我们仿佛在玩一场规则越来越复杂的游戏,却很少有人问一句: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它本身到底是什么?






一、你以为的“钱”,可能只是个幻觉

钱是什么?

这个问题,简单到愚蠢,又复杂到无解。

经济学家们吵了几百年。有人说,钱不重要,只是“润滑油”(天才约翰·密尔);有人说,钱最重要,是“穷人唯一的机会”(哈耶克)。

今天,我们更是被各种宏大的经济叙事包裹。MMT(现代货币理论)、债务危机、全球印钞……这些词汇像天气预报一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拿着放大镜,去计算央行又放了多少“水”,仿佛只要算清了这些,就能安然度过未来的风浪。

但我们可能都搞错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口中的“钱”,早已不是我们祖先认识的那个“钱”了。

两年前上海的特殊时期,给很多人上了一堂关于“钱”的震撼教育课。当物流停摆,当规则改变,很多人突然发现,银行账户里的那一串数字,并不能自动变成你家厨房里的一棵白菜。你拥有“钱”,却失去了兑换商品和服务的“权利”。

在这种时候,一位早已逝去的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比乌斯(Joseph Beuys),关于货币的洞见就显得特别明亮刺眼。

比乌斯说:“想想那些社会主义经济体:他们也有钱,但含义完全不同。在那里,钱是一种监督和控制的工具。社会通过配给、指令和规划,来决定你个人被允许消费什么。”


这段话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什么?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钱的“交换媒介”属性会瞬间褪色,露出其背后更深刻的本质——一种被许可的权利。

比乌斯敏锐地指出,我们对货币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那时,钱是贝壳、是黄金,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是“一般等价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

但在金本位早已崩溃的今天,你手里的任何一张纸币,或手机里的任何一串数字,其背后都没有任何黄金对应。它就是一张纸,一串代码。那它凭什么能买到东西?

凭的是国家信用,凭的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在运转。比乌斯认为,货币不是其他,而是一种权利凭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Pg6gnEwbFXq6VkrOIKEYmOScZAx1q3kZibiaEpWHIdu3wFP6EDOViaAscQV1Yl7YLRxSCoSl9k2WIoJMM8p0OIfn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带帽者为比乌斯,在关于“什么是钱”的辩论中

让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比喻来理解今天的“钱”是如何“无中生有”的:
源头: 国家(央行)说:“我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100个亿的‘权利凭证’(基础货币)。”这些凭证通过购买国债等方式,流向了商业银行。放大: 你我所在的公司,想扩大生产,向商业银行贷款100万。银行就在它的账本上,给你公司账户增加了100万的数字。这100万,就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派生货币。循环: 公司用这100万给我们发工资。我们拿到工资(一串数字),就获得了向社会索取产品和服务的“权利”。我们去消费、去纳税、去储蓄,这些“权利凭证”就在社会这个巨大的有机体里不断循环,最终大部分又会回到银行系统。

看明白了吗?

在这个循环里,钱已经完全脱离了“物品”的属性。它更像什么?它像一张门票,一张参与社会分工协作、并分享成果的门票。它是一个符号,一种权利的证明文件。

比乌斯呼吁:我们必须打破对货币的“商品拜物教”,树立“货币权利观”。

钱不是稀缺的、需要疯狂争夺的资源,而本应该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保障每个人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充足凭证。人们常说的没钱了,只是一种社会治理的失衡或恶意,但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谬误。

这个认知的转变,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

相关阅读:炸裂的复利,为什么只为少数人享有?








二、真正的资本不是钱,而是你的“艺术力”

理解了货币是一种“权利文件”,我们就要进一步追问:这个“权利”从何而来?我们凭什么拥有它?

比乌斯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答案,这也是他思想中最宝贵的核心:

“我每天进入思想的实验室,在那里我发现了什么?我发现金钱根本不是资本,能力才是资本(Ability is capital)。”

这句话,在AI时代,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正确和紧迫。

让我们回到历史。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家庭作坊带入了工厂流水线。在这个转变中,人的“劳动”第一次被彻底地商品化了。你出卖你的时间,你的体力,换取一份工资。你成了机器的延伸,一颗螺丝钉。这种“异化”,是现代打工人无力感和倦怠感的根源。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赚钱,积累“资本”。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资本就是钱,是房子,是股票,是生产资料。

但比乌斯说,错了。这些只是资本的表象,是死的物。真正的、活的资本,是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技能。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艺术 = 资本(Art = Capital)。正如本号之前提出的,代码=数据=信息=内容=流量=名气=注意力=货币。

这里的“艺术”,不是指狭义的绘画或雕塑,而是指人类一切有创造性的活动。

一个程序员构思出优雅的代码架构,一个产品经理洞察到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一个老师设计出启发性的课程,一个社群组织者营造出温暖互助的氛围……这些,都是“艺术”,都是在创造新的价值,都是最核心的“资本”。

为什么这个观点在今天如此重要?因为AI来了。

过去,机器替代的是人的体力。现在,AI替代的是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写常规文案、做基础报表、画标准插图、编写模块化代码……这些工作,AI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将是碾压性的。

这意味着,如果你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资本”,仅仅是“被异化的、可出售的劳动时间”,那么你的“资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贬值。

你就像一个在数码相机时代,依然坚信“我的柯达胶卷工厂是最好资本”的守旧者。

而AI无法替代,或者说短期内难以替代的是什么?
真正的原创性、突破性的想象力。跨领域的、非结构化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深刻的情感共鸣、同理心和人际连接能力。独特的个人审美、价值观和生命体验。

这些,正是比乌斯所说的“能力”,是活生生的、长在你身上的、谁也拿不走的资本。

所以,比乌斯说:“民主必须与金钱相关联。”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的金钱(权利分配)与每个人的创造力(真正的资本)脱钩,那么所有人的努力最终都会被少数掌握货币权力的人所摧毁。真正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自我觉醒和创造力之中。

相关阅读:货币世界大战:“你们美国人算老几,来告诉我们其他国家不能与伊朗打交道”




三、如何安放我们的资本?

“钱是权利”、“能力是资本”,但如果社会这个大平台本身是坏的,我们的认知觉醒又有什么用呢?

针对这个深刻的问题,比乌斯借鉴了思想家鲁道夫·斯坦纳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健康社会的“三元结构”蓝图。这个模型非常优美,也极具启发性。

想象一下,一个健康的人,需要有功能正常的“大脑神经系统”、“心肺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一个健康的社会,也需要三个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

文化精神领域(社会的大脑):
核心: 教育、科学、艺术、信仰……一切与人类精神创造相关的活动。原则:自由。 就像你不能强迫大脑必须想什么一样,这个领域必须有绝对的自由,才能让思想和创造力自由驰骋,百花齐放。这里是我们“能力资本”的源头和孵化器。

权利政治领域(社会的循环系统):
核心: 法律、政治、人权保障。原则:平等。 就像血液要平等地流向身体每个角落一样,法律和权利必须平等地赋予每个人。它负责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确保我们每个人手里的“权利文件”(货币)都能得到尊重和保障。

经济领域(社会的新陈代谢):
核心: 生产、交换、消费。原则:博爱(或互助协作)。 经济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像新陈代谢一样,满足整个有机体(社会)的需求,而不是让某个器官(资本家)无限制地肥大。企业不应只为利润而生,更要为员工、为社会、为环境负责。


现代社会最大的病症,就是这三个领域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和“侵蚀”:
经济侵蚀了政治: 资本(死的钱)绑架了权力,让法律和政策为少数人服务,导致权利的“不平等”。经济也腐蚀了文化: 唯利是图的逻辑渗透到教育和艺术中。教育变成了职业培训,艺术变成了昂贵的商品,精神的“自由”被扼杀。

货币,这个本应在经济领域服务的工具,却成了操纵一切的“魔戒”。

比乌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工业社会的三大顽疾:生产资料私有制、利润驱动的经济动机、以及雇佣劳动。
私有制割裂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你明明是价值的创造者,却感觉自己只是在为老板的资产打工。利润驱动让经济脱离了“满足需求”的本质,走向了无休止的增长、投机和资源耗竭。雇佣劳动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可以买卖的“人力资源”,你的尊严和自主性被工资单所取代。

而解决的药方,正在于让三个领域“各归其位”,用民主协商的方式,或者说,张扬补强个体的权利,树立真正的共同体意识,重新建立它们的健康关系。这听起来很宏大,但它为我们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相关阅读:OpenAI奥特曼最后一次不靠AI写作:技艺已死,洞见为王


四、认知破局:普通人在AI时代的幸存之道

读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比乌斯的思想有些理想主义。但他的价值,恰恰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维度的思考框架。

在AI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比乌斯的洞见显得尤其重要。重新认识货币与资本,正是我们普通人实现认知突破,并获得发展优势的关键,是每个个体的生存指南。

第一重突破:从“为钱工作”到“投资你的能力资本”。

请彻底放弃“找一份安稳工作,出卖时间换钱”的线性思维。未来的稀缺品,不再是执行力,而是创造力。
你的时间精力,应该投向哪里? 不再是刷无聊的短视频,而是去学习一项AI难以替代的深度技能;不再是沉迷于办公室政治,而是去构建一个有温度、有信任的社群;不再是盲目追逐风口,而是去深耕一个你真正热爱的、能发挥你独特创造力的领域。什么是真正的“财富自由”? 不是拥有花不完的钱,而是拥有强大的、可迁移的、能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资本”。即使行业更迭,平台倒下,你依然有能力在新的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重突破:从“工具使用者”到“与AI共舞的艺术家”。

不要恐惧AI,而要把它看作是延伸你“能力资本”的强大杠杆。
一个画师,可以利用AI在几分钟内生成上百张草图,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最核心的“世界观构建”和“概念设计”上。一个写作者,可以利用AI处理繁杂的资料搜集和事实核查,从而让自己专注于思想的提炼和文字的锤炼。一个创业者,可以利用AI自动化公司的日常运营,从而让自己聚焦于战略思考和模式创新。

AI是放大器。它会让平庸者更平庸,但会让优秀者更卓越。你的“能力资本”越独特、越深厚,AI这个工具在你手中的威力就越大。

第三重突破:从“原子化的个体”到“社会有机体的一员”。

比乌斯的“三元社会”理论提醒我们,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果没有人坚持主张权力和公义,那么事实上,大家赚到的货币和资本也是贬值的。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发展紧密的小共同体,即使没有那么多货币,他也不至于匮乏。
关注权利: 要关心所在社区、城市和国家的公共事务。因为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是你“能力资本”能够公平变现的保障。拥抱社群: 积极参与真实的、有机的社群连接。在互助协作中,你的“能力资本”才能被发现、被激发、被认可,并创造出远超个体的价值。这正是比乌斯所倡导的“博爱”原则在微观层面的体现。滋养精神: 永远不要放弃对“无用之事”的追求。去阅读,去旅行,去感受艺术,去与有趣的人交谈。这可以为你的“能力资本”补充最根本的养料,保持你精神世界的“自由”与活力。


货币,本应服务于人的幸福;资本,本源于人的创造。当这一切发生颠倒,社会就必然走向异化和危机。

约瑟夫·比乌斯,这位用毛毡和油脂创作的艺术家,像一个萨满,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洞穿了现代社会的症结。

今天,AI的出现,科技的爆发,人被替代的焦虑,像一面棱镜,将比乌斯的思想折射得前所未有地清晰,强迫我们重新思考“价值”的定义。

真正的财富,不在银行的数字里,而在每个人的大脑里,在你独特的生命体验里,在你与他人、与世界连接的能力里。

时代的大变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风暴。有的人在风暴中被流沙吞噬,因为他们把财富建立在那些注定要被冲垮的东西之上。

而有的人,却能逆流而上,因为他们认知到,自己身上那些不能被剥夺的“能力”,才是唯一值得信赖的、永恒的资本。

重新认识钱,重新认识资本,重新投资自己,是一个人在这不确定的时代里,所能做出的最确定的选择。【懂】


欢迎订阅不懂经知识星球,星球新开主题专栏,个人IP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经叔将基于多年的品牌策划和广告营销从业经验,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及信息论的前沿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定义个人IP。我是不懂经的经叔,国内最早翻译介绍了纳瓦尔的《如何不靠运气获得财务自由》,以及影响了纳瓦尔、中本聪、马斯克等大佬的《主权个人》。不懂经知识星球,众多百万粉丝大V、千万及亿万富翁订阅。专注分享一人企业、一人创投主题,关键词:AI、IP、创投、科技及商业前沿的高杠杆内容。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Pg6gnEwbFXq28tTtxiaHvqnJMQD2UomyfOjQ5Zu3twLoukxmUqyzrQRph82TzMtvf8NXvFSBH93RBU6ALchpm2A/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watermark=1&tp=webp

尖峰报告:AI、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的末日预言如果我现在25岁,我会 All In干这两个方向
未来的硬通货食物链:代码=数据=信息=内容=流量=注意力=货币=资本
一块钱顶100万:光速下的通胀与传统经济学的崩塌
15秒成为有钱人:美国版《挖呀挖》及它们共同的成功法则
万字重磅:未来10年财富游戏的金律与金线
马斯克最新荐文:为什么文化会赢?(深度认知战争、科技乃至自媒体)


         愈懂愈自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的终极资本,另类眼光看透“钱”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