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1982 发表于 2015-8-18 20:54

八一八在德中资公司的抠

楼主连续在两家中国公司工作过,一家是国内大牛垄断国企德国代表处,一家国内的中型生产企业在德国的贸易公司,身边的朋友也有在各类型中资公司工作的经验。最大的感受就是国企就是抠门,抠门完了还觉得员工应该感激涕零,因为能给你机会让我剥削你,是你极大的荣幸。

这种抠门体现在方方面面,抠工资,抠假期,抠差旅费,抠办公用品,抠公共茶水,见缝插针地抠

好多公司跑来德国招人,要求比天高,开的工资却比海平面低,还铿锵有理地强调求职者不要追求金钱,要爱国,要奉献,要和公司共成长,要勇于承担责任,要能为公司赴汤蹈火,要忠诚,要谦虚。我看了就想笑,你想要以最廉价的成本招聘最吃苦耐劳的优秀员工,你就直说吧,大家工作都是为了挣钱,没人那么伟大。

就说我01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吧,投了好多中国企业,能开年薪3万5以上的都是大型中资企业,绝对是鹤立鸡群,值得珍惜。一般规模的功过公司能开3万都觉得求职者应该跪舔脚趾。有一些小公司年薪2万出头却能自信地仰视你,在面试中不断地强调你们这样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有价值,因为他们坚信他们肯定能源源不断地招到优秀毕业生,我也是很佩服。

去年跳槽到一家美国公司,只能说真心感受到了个人学历和价值受到了尊重,当然也体现在工资上的尊重。劝各位求职者,不要廉价出卖自己的价值。

schoko 发表于 2015-8-18 21:12

工资是我工作重要的动力,如果突破了底线就没有忠诚可言。所以从没考虑过中企,一是工资低,另外还官僚。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8-18 21:19

你回国去参加校园招聘,然后再外派回德国,至少拿合欧元35k的netto

panax 发表于 2015-8-18 21:21

楼主的业务太生疏了。八是要讲细节的。

Prony 发表于 2015-8-18 21:38

美国公司开人的时候可是雷厉风行

obi1234 发表于 2015-8-18 21:57

其实中资公司除了薪水低其他都不错,工作氛围,同事关系,都挺好,德国大公司是最爽,钱多活少难进,但是很无聊,每天没什么鸟事,同事间都是德国人也聊不到一起去。美国公司不了解,但是英国公司很傻逼,虽然钱比中资公司高,但是活多人累,而且氛围也不怎样

SCUD 发表于 2015-8-18 22:06

我听一猎头朋友说:某些中资公司不要优秀的中国人毕业生,其中原因让猎头摸不着头脑。

SCUD 发表于 2015-8-18 22:10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8-18 21:19
你回国去参加校园招聘,然后再外派回德国,至少拿合欧元35k的netto

别想好事了,外派的都是拍马上来的,你以为是德国企业啊。

小财主 发表于 2015-8-18 22:20

透彻

SCUD 发表于 2015-8-18 22:23

本帖最后由 SCUD 于 2015-8-18 22:27 编辑

6月17日19时,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2015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专项巡视对6家央企的反馈意见,加上16日公布的对8家央企的反馈意见,以及12日公布的对6家央企的反馈意见,截至6月17日,中央巡视组分3批,公布了对2015年首轮巡视的26家央企中21家的20份反馈意见(编者注: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已于5月29日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因此中央巡视组统一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反馈意见)。中央巡视组在结束巡视后都会在反馈意见中指出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在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已经公布的20份反馈意见中,巡视组发现了哪些普遍性的问题?又用了哪些新词去描述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近亲繁殖”、“蚕食国有资产”提法首现反馈意见

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的5轮中央专项巡视结束后,巡视组在反馈意见的表述上总是“新词频出”。如在2014年第三轮巡视结束后,在对中国海运的反馈意见中,首次出现了“吃里扒外”的表述,而在对神华集团的反馈意见中则首现“谋取腐败‘黑金’”的表达。

在本次最新公布的20份反馈意见中,又有一些“新词”出现。

在描述央企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首次提出“近亲繁殖”,分别出现在针对中石油与中海油的反馈意见中。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近亲繁殖”在招聘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选拔自己的人,或者选拔具有国有企业背景的人,安插自己的亲信。

在对中石油反馈意见时,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李五四指出,中石油存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小圈子”问题突出,对领导人员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带病上岗”、“带病提拔”时有发生,存在违反回避原则、“近亲繁殖”现象。

而在向中海油反馈意见时,李五四也指出,中海油存在选人用人不规范,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提拔干部问题和违反回避原则、“近亲繁殖”现象。

此外,在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向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反馈意见中,均出现了“蚕食国有资产”的提法,指出两家企业存在个人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的问题。

在对中国电信的反馈意见中,出现了“少数企业领导人与特定关系人结成利益同盟,以攫取非法利益为纽带,内外勾结蚕食国有资产”的表述。

而对中国移动的反馈意见则提出,“对外合作领域腐败风险高度集中,围绕少数企业领导人员形成寄生性家族式利益共同体,蚕食、围猎国有资产。”

对此,庄德水表示,所谓蚕食国有资产,就是把国有资产当作是私人财产进行挥霍,造成流失。他表示,国有企业领导人利用利益输送关系,和自己的亲属、配偶、子女,或者是同学、朋友、同乡,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网络,共同来侵蚀国有资产。

庄德水举例表示,比如在承包国有资产开发使用过程中,优先给亲朋好友。或者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把国有企业里最核心的技术、最优越的资源转移到这个子公司去,其法人代表可能是领导的亲属朋友,这样慢慢把国有资产核心的技术和资源掏空。

被巡视央企存“违反八项规定”、“以权谋私”等“通病”

除去对部分央企的问题用新的表述予以定义外,在已经公布的20份反馈意见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表述,指出了巡视组发现的存在于央企的“通病”。

例如,在指出央企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在对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建筑、华能集团、中船重工和武钢等央企的反馈意见中都有出现。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表述也多次出现,中石油、 中海油、中国建筑、中远集团、武钢集团、中国核建等央企均存在这一问题,而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小金库屡禁不止、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宴请、公款旅游、购买购物卡、违规发放津补贴、公车管理等问题。

而“以权谋私”的表述也多次出现,例如,中央第二巡视组对中石油的反馈意见提出,“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帮助亲友承揽项目,甚至与私企老板绑定”;而针对宝钢集团的反馈意见中也提出,“部分领导人员严重脱离群众,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利益输送”的表述也频频出现在反馈意见中,针对中国移动的反馈意见便指出,“通过业务关联企业代替‘埋单’方式变相接受利益输送。”

此外,随着央企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巡视组在反馈意见中指出了央企在海外资产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在针对中石油的反馈意见中提出,中石油存在“海外投资决策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存在廉洁风险”的问题;在对中海油的反馈意见中也指出中海油存在海外投资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对此,巡视组给出的意见建议也颇为相似,建议两家央企开展海外投资项目审计和巡查,落实项目后评估和追责终身制。

中央6轮巡视共覆盖38家央企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从2013年开始,在中央巡视组所进行的6轮巡视中,共有38家央企被巡视。

在2013年中央巡视组所进行的两轮巡视,以及2014年中央巡视组所进行的前两轮巡视过程中,每轮均只有一家央企被列为巡视对象。中央巡视组对于央企的巡视工作在2014年年末开始显著加强,在2014年第三轮专项巡视过程中,共有8家央企被列为巡视对象,占到13家被巡视单位半数以上。

而2015年首轮专项巡视更是选择26家央企作为巡视对象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8-19 08:11

SCUD 发表于 2015-8-18 22:10
别想好事了,外派的都是拍马上来的,你以为是德国企业啊。

画面太美,想想总是可以的

my120 发表于 2015-8-19 08:55

{:5_314:}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8-19 08:57

国内企业多少带了中国的文化,大家不光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还要考虑到新来的人能量大小,是否对管理层构成威胁,所以最好招来的只是干事的老实人。

至于预算方面,那是严重不足的,本部开出的预算很多都进领导的腰包或者变成活动经费了。

bottlemann 发表于 2015-8-19 11:06

SCUD 发表于 2015-8-18 22:06
我听一猎头朋友说:某些中资公司不要优秀的中国人毕业生,其中原因让猎头摸不着头脑。

那么点钱留不住优秀人才

说好一辈子 发表于 2015-8-19 12:45

我就在中资企业上班,国内500强企业之一,在世界各地基本都有分公司,海外公司有经验,老板是职业经理人,总部派来的,他在美国工作过五年,觉得还好,挺有礼貌的也比较接地气,抠门也不太能算得上,反正不是他花钱,只能说老板压力也比较大。有时候回国出差我就顺便休年假回家,机票就公司出了,他也同意。工资是楼主说的鹤立鸡群的那拨,经济类专业在德国公司也差不多这样。

SCUD 发表于 2015-8-19 13:28

中央巡視組對央企專項巡視發現的央企嚴重腐敗現象,促使當局進一步思考如何深化國企改革的問題。



據國企改革專家分析,中共新高層對深化國企改革已有明確方向。



首先,加大專項巡視力度,揭露腐敗,遏止腐敗,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改革高管高薪制度。這個問題,總書記習近平2014年已多次指出,「要汲取過去國企改革的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並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這是明示國企高管不能享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天價年薪」。若能實施,高管的日子將「不好過」,企業的日子將「好過」。



其次,6月5日,習近平主持的中央深改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在深化國企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兩份文件,再次給國有企業改革定了「新」調,已在全國國企領域和社會引起廣泛注視。限於篇幅,容後再釋。

SCUD 发表于 2015-8-19 13:30

高明华是国内最早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学者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提出了国有资产三级运营体系的设想,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索。

“个体贪婪是经济人的本性,真正使这些经济人偏离正轨,铤而走险的,是人们对预期非法利得与惩戒风险的权衡,而这种权衡选择取决于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与否。”他说。

按照他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安排或制衡机制,以契约方式来解决若干在公司中有重大利益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

“尽管国企高管被作为‘干部’来管理和监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和企业资产流失现象仍普遍存在。”他说。

“分析腐败案件,不难发现,或者总经理和董事长合二为一,权力过大;或者在董事会中,经理层占据多数席位,而董事长也自认为是职业经理人。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长不再是股东的代理人,而演变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理人,留下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的空间。

独立董事的设立本应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种矛盾,但目前独立董事人数少,在客观和主观上都难以做到独立,其监督性弱化。

fusion 发表于 2015-8-19 13:42

SCUD 发表于 2015-8-19 12:30
高明华是国内最早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学者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提出了国有资产三级运营体系的设 ...

中国是学美国的,美国也不是必须独立董事的,但德国规定董事长不允许作为总经理人,经理人不允许在董事中有位置

SCUD 发表于 2015-8-19 14:54

本帖最后由 SCUD 于 2015-8-19 15:04 编辑

看看原中国船级社欧洲公司李华,因为腐败问题已经被撤职了,就知道这些所谓国有企业是怎么治理的了。本人接触那些国企海外的不多,但看到此新闻还是觉得问题不少。


中国纪检监察报近日报道称,7月15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召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议,通报9起部属单位违反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查处及问责情况。由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李建波通报的这9起案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华(副局级)公款打高尔夫球、擅自分配地方政府奖金案。


经查,2013年至2014年间,李华在国内商务接待活动中,多次组织客户或接受他人安排打高尔夫球。有关打高尔夫球的费用以“会务费”、“餐费”等名义在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等单位用公款报销8.14万元,另有4.05万元由与该分社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主为其支付。此外,李华还擅自决定将应分配给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奖金,用作其本人业务接待支出。李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上海分社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并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李华此前曾担任中国船级社欧洲中心主任、总裁助理。2014年10月16日,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在长兴岛举行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崇明检验处揭牌仪式。CCS上海分社总经理李华为CCS上海分社崇明检验处揭牌。

李华案件是近期又一起点名道姓曝光的违规打高尔夫球案件。而在今年第一轮专项巡视反馈中,也有多家国有航运企业被指存在违规打高尔夫球问题。

kolinsky 发表于 2015-8-20 00:30

{:5_383:} 知道一哥麼, 他在烏克蘭讀書, 回國去國企, 說是會派回海外,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 他被派回了烏克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一八在德中资公司的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