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王杰是另一位具备巨星潜力的创作歌手,以孤傲的流浪歌手形象独树一帜。台湾出生、香港长大的王杰把演艺事业的大本营放在台湾,因而对粤语歌著力较少。1992年四大天王势头正猛之时王杰决定退出角逐,全力转入国语歌市场,所以王杰的香港歌坛的地位并不太高。他的粤语歌都是改篇自其国语原版,代表作有《谁明浪子心》、《几分伤心几分痴》、《人在风雨中》、《封锁我一生》等。关淑怡
关淑怡与王杰一样同冒起于1989年,当年她的名曲《难得有情人》是卡拉OK厅最热门的作品,另一首名曲《星空下的恋人》也红极一时。由此关淑怡在当时顶尖女歌手贫乏的香港乐坛很快走红,在梅艳芳、陈慧娴退出之後锋芒直逼叶倩文、林忆莲。但关淑怡随後再没推出过多少著名作品,渐渐淡出。她的其它代表作还有《爱恨缠绵》、《制造迷梦》、《一切也愿意》。杜德伟
杜德伟也成名于80年代後期,是当时香港乐坛第一"舞男",在舞台能跳出一些其他人较难跳出的舞步。早期代表作有《夜半一点钟》、《天生喜欢你》、《忘情号》、《信自己》、《给我吧》等。在四大天王形成之後,杜德伟在香港找不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转向唱国语歌甚至英语歌。邝美云
邝美云以港姐身份进入歌坛可算一个特例。 虽然没有大红大紫过,但仍是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香港乐坛的一个重要歌手。出众的外貌和身材决定了她走的是一条性感的路子。代表作有《未曾深爱已无情》、《再坐一會》、《冰冻的女人》、《堆积情感》等。温兆伦
作为一名电视剧明星,温兆伦可能更为人知。温兆伦是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无线电视台的当家小生,主演了该时期多数的重头戏。该电视台调查显示,无线在最受欢迎的十部电视剧有四部是温兆伦主演的,而且都名列前茅。温兆伦的歌曲主要来自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代表作有《没有你之後》、《从未试过拥有》、《随缘》、《投入生命》等。黄凯芹
电台DJ出身的黄凯芹是一位出色的创作歌手,出版过文集、诗集,但在当时创作歌手已成珍稀动物的香港歌坛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黄凯芹有著很好文学根基,他填的词总透出淡淡的书卷气。他创作的代表作有《伤感的恋人》、《情深缘浅》、《请你回来》、《MY BABY》等,非自创歌曲中也有一些著名作品,如《青葱岁月》、《晚秋》、《伤尽我心的说话》等。在偶像明星横行的时代,有实力但却缺乏宣传的书生黄凯芹象一个幕後制作人一般不太为人熟知。四大天王统治九十年代乐坛
在张国荣、林子祥、梅艳芳退出乐坛之後,香港乐坛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巨星的时代。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体戏诌式地将这四人比作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天王,没想就此广泛传开,"四大天王"正式确立。这意味著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會。 四大天王在整个九十年代在香港歌坛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推出专辑总能轻松地卖个满堂红,他们推出的歌曲总能轻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们瓜分了九十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绝大部分的大奖,而他们也总是轻易地击败一批批的挑战者从而更进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九十年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但在九十年代後期由于大势影响,他们的歌曲质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显示出一些疲态。1999年底黎明在成绩斐然之时突然宣布退出一切乐坛颁奖,随後张学友也表示附和。这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结束,後四大天王时代正式开始。张学友
在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第一个在歌坛站稳脚跟的。早于1985年谭、张争夺最为火热之时,张学友甫出道便凭首张大碟《SMILE》青云直上,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主打歌《情已逝》打入当年十大。早年多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如《遥远的她》、《SMILE AGAIN玛利亚》、《轻抚你的脸》、《AMOUR》、《月半弯》、《蓝雨》、《LINDA》、《夕阳醉了》等使他成为名扬一时的"情歌王子",其中87年的《太阳星辰》更是一举夺得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第一名。1991年他的《每天爱你多一些》盘踞十来周排行榜冠军,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卖八白金,牢牢地确立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位。张学友唱歌非常投入,这使他的作品总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与三位著名的"靓仔"齐名,外表略逊一筹的张学友用实力说话。与其他三位天王拥有的数以万计的忠心歌迷相比,张学友虽然专一地痴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九十年代学友的歌路没有太大的变化,代表作如《分手总要在雨天》、《还是觉得你最好》、《只想一生跟你走》、《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离开以後》、《不老的传说》等都是悱恻缠绵的情歌。在刘德华成功之後,张学友重新进军国语歌,结果也大获成功,《吻别》、《祝福》等是其代表作。张学友在电影方面也成绩不俗,获取过两次最佳男配角和影帝提名。1999年学友继成龙之後也获得世界杰出青年荣誉,这是对他十多年在歌坛、影坛的惊人成绩最好的褒奖。同年,张学友经过两年的淡出"缓冲期"之後,作出了与黎明一样的决定——退出乐坛颁奖典礼!显然这时去享受小两口的甜蜜生活是令人羡慕,学友也该休息休息了。刘德华
在张学友推出他的首张专辑的同时,刘德华也以当红电视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坛的处女作《只知道此刻爱你》,但反应平淡。随後的几年里,刘德华一直也在歌坛努力奋斗,推出过如《情感的禁区》、《回到你身边》、《我恨我痴心》、《共你伤心过》等很不错的歌,但一直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直到张国荣等引退後的1990年,正在影坛红得发紫的华仔凭当年两张专辑《可不可以》、《再會了》的出色表现火速窜红,一举摘走当年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刘德华在香港歌坛的地位不可撼动,期间如《一起走过的日子》、《爱不完》、《长夜多浪漫》、《真我的风采》、《谢谢你的爱》、《谁人知》等都是香港乐坛非常经典的名曲。九十年代後期华仔的粤语歌质量有所下降,主要作品有《情未鸟》、《你是我的女人》。刘德华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人,他的国语歌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传说》、《我和我追逐的梦》、《忘情水》、《真永远》、《相思成灾》、《中国人》、《孤星泪》、《笨小孩》等名曲在华人的地方随处都可以听到。从1990年起他十年来一直垄断著台湾十大最受欢迎歌手第一名的奖项,在台湾、在中国大陆、在东南亚,他地位之祟高甚至超过其大本营香港。之前香港的一流歌星如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梅艳芳等都推出过国语唱片,不过基本上都反应平平。香港歌手唱国语歌且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是从刘德华开始的,此後几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国语歌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刘德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香港艺坛有口皆碑,这是他持续20年一直是香港艺坛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後晋艺员的瞻仰的榜样。现在刘德华仍然是香港艺坛不可或缺的一员。黎明
歌唱大赛出身的黎明在艺坛的第一步却是从拍电视剧开始的。几年的沉寂後,1990和1991年他担纲的两部重头戏《人在边缘》和《今生无悔》反响强烈,黎明以带点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为万千少女醉心的偶像。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坛,《相逢在雨中》、《如果这是情》、《人在边缘》、《对不起我爱你》、《今夜你會不會来》等歌很快走红。尤其1991年他的第三张专辑《是爱是缘》获全年最佳销量,使黎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艺人之一。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这类歌星的特征是唱功虽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过人,拥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声与嘘声一样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对不起我爱你》时不慎走音更是给扣上"走慢音"的帽子。不可否认黎明的唱功比之张学友是颇有不足,但他成名十年来他的进步却是非常惊人的。黎明的歌坛生涯以《那有一天不想你》为界可划为明显不同的两段。早期他基本以纯情少男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夏日倾情》、《我的亲爱》、《我爱ICHI BAN》、《深秋的黎明》等;而後期的歌路大为开阔,形象开始多变起来。1994年他与和记新干线合作的广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于是直到现在黎明每推出的新歌几乎都是广告歌,带动了歌星拍广告的狂潮。从1994年到1999年他最後一次出席乐坛颁奖礼,除95年的《一生最爱就是你》外,和记新干线的广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情深说话未曾讲》、《只要为我爱一天》、《我这样爱你》包办了当年度各颁奖典礼大部分的年度最佳歌曲奖,即使最弱的《一生最爱就是你》也入选了年度十大金曲。99年正当黎明表现极其出色,明显超出其他歌手之时,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坛颁奖典礼,希望以此避开压力和恶性的竞争。但在黎明的身边新闻又怎麼可能间断呢?郭富城
1992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剑客"的行列,与上三人合称四大天王。与刘德华一样也是艺员训练班出身的郭富城早年曾是无线电视台力捧的"十小龙"之一,但电视剧走红的年代早已过去,电视台的重头戏都给梁朝伟、黄日华、万梓良等占據,十人没有表现的机會,一直默默无闻。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台湾拍摄一个电单车广告,不料歪打正著,赢得一片采声。华星唱片公司见机与其签约,推出了三张国语专辑,《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想偷偷对你说我爱你》、《TELL ME WHY》等歌在台湾红极一时。于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张精选大碟《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结果这张唱片形成抢购热潮,郭富城人气急升,挤进"天王"行列。郭富城与黎明一样给钉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于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为"鸭母声"。但成名後他在唱歌方面的进步一年一个台阶,实力大为增强。在90年度上半期,城城一直是名附其实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後面。但在95、96年其他三位天王显示出一些疲态之时,郭富城奋起直追,直至97年从黎明手中抢得最受欢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伴舞出身的郭富城的舞技明显高于其他三位天王,这使他的代表歌曲以快歌为主。《第四晚心情》、《狂野之城》、《铁幕诱惑》、《纯真传说》、《最激帝国》、《唱这歌》等造型各异的劲歌热舞是城城得到今日地位最大本钱,而他的一些出色的慢歌也别具韵味,其中佼佼者有《我为何让你走》、《没有你的爱》、《望乡》、《风里密码》、《爱的呼唤》等。在学友、黎明退出的今天,郭富城应该有很大的机會来奠定其香港歌坛第一人的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在四大天王叱吒风云之时,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一些颇具潜质的新星如黎瑞恩、汤宝如最终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坛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这几个面孔......叶倩文
不會说粤语、不懂中文的叶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乐坛,被认为是一个"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帮助下,叶倩文神奇地获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凭注音符号背下歌词,包括其红极一时的代表作《祝福》就是这样唱出来的。早期的《零时十分》、《甜言蜜语》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颁奖礼一致推举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获得同样的荣誉,叶倩文在梅艳芳隐退之後众望所归地连取五届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她的代表作还有《秋去秋来》、《珍重》、《黎明不要来》、《愿死也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国语名曲《潇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闻,是叶倩文歌坛生涯的高峰期,而她与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选择》、《爱到分离仍是爱》也烩炙人口。1994年她与林子祥经过长时间的桃色传闻後宣布正式结婚,随後叶倩文淡然退出娱乐圈。林忆莲
对叶倩文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林忆莲。虽然行内人对忆莲的评价并不低于SALLY,但也许是林忆莲长得不及叶倩文漂亮,她的人气值一直稍落下风。电台DJ出身的林忆莲于84年推出首张专辑《爱情I don‘t know》,崭露头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挤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忆莲能静能动,不过她早期的主要歌曲还是以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舞曲为主,如《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倾斜》、《烧》、《疯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体现出她的独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尘》、《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与李宗盛结婚并因怀孕停唱达一年半之久,当她重新回到香港乐坛时却发觉歌迷已将她忘了。于是林忆莲将注意转向国语歌,《夜太黑》、《伤痕》、《铿锵玫瑰》等象她早期的作品《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样大受好评。王菲
早期以艺名"王靖雯"出现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後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王靖雯在歌坛几年的奋斗终获成果。这个时期她还是以比较正统的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执迷不悔》、《季候风》、《爱与痛的边缘》等。1994年王菲歌风大变,不仅舞台造型非常前卫,歌曲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随意性,甚至象《浮躁》这样几乎没有歌词的光哼哼的歌也能获得认可。由此王菲人气更上一层楼,取代叶倩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女歌星。王菲的声线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极易吸引人。她在经历与窦唯的失败婚姻後重闯歌坛,仍然宝刀不老。代表作还有《梦中人》、《守时》、《暖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国语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愿意》等等。彭羚
在歌坛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让我跟你走》走红,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现。她在王菲生产而暂别歌坛时短暂占據了香港歌坛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结婚并淡出歌坛。代表作还有《仍然是最爱你》、《如梦初醒》、《夜风铃》、《小玩意》等。郑秀文
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能对王菲地位构成威胁的是郑秀文。郑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现,主要作品有《苦恋》、《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红。1993年开始她改走前卫路子,如《CHOTO等等》、《叮当》等劲歌热舞使她迅速窜红。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一,随後的几年郑秀文稳步前进,地位一直很稳固。代表作还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们的主题曲》、《插曲》等周慧敏
唱歌出身的周慧敏是主持节目和拍电视剧起家的,她在歌坛的发展一直也比较稳定,虽不是红得发紫的人物但也并不沉寂。周慧敏美少女的形象使她被誉为"玉女派"的掌门人,甜美的外貌是最大的本钱。代表作有《天荒爱未老》、《如果你知我苦衷》、《自作多情》、《感情的分礼》、《痴心换情深》、《自动自觉》等。97年周慧敏突然宣布退出艺坛,據传是结婚去啦。"玉女派"的结局总是以结婚告终,如杨采妮、黎姿等都是。 在九十年代後期,香港歌坛涌现出的女歌星并不多。陈慧琳以模仿王菲起家,但到现在她自己的风格还没形成;"玉女"梁咏琪给绯闻稍闹一闹便身价大跌,现在的艺人形象还可真脆弱。造星运动的肆蔓引致香港乐坛式微
在四大天王横行之时,仍有一些新秀不断地发出挑战,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但这些第五天王们没一个能持久,都红了一阵就沉寂下去,其中不少是很具实力或潜质的。刘锡明和张卫健
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出道;当时都已主演了无线电视台数部电视剧并开始走红;处女作《是缘是债是场梦》和《真真假假》都打上排行榜榜首(这非常难能,尤其对于新人来说);都被评为当年度最佳新人;首张及次张唱片都有白金销量。这两位走势大好的新人,各自推出了几首流行了的歌曲後就销声匿迹。张卫健倒是还常在电视上露面并于今年重出江湖,而刘锡明,大家似乎已经把他忘了。台湾四小天王
这指台湾四名英俊少年林志颖、吴奇隆、苏有朋和金城武,他们都在台湾成名後分别于92至93年间杀奔香江,其中尤以林志颖和吴奇隆走势最好,一度逼近四大天王,吴奇隆还专门学习粤语并推出过粤语唱片且销量甚佳。但不久又分别退返台湾,眼看即将掀起的一场风暴自然消亡。台湾四小天王
这指台湾四名英俊少年林志颖、吴奇隆、苏有朋和金城武,他们都在台湾成名後分别于92至93年间杀奔香江,其中尤以林志颖和吴奇隆走势最好,一度逼近四大天王,吴奇隆还专门学习粤语并推出过粤语唱片且销量甚佳。但不久又分别退返台湾,眼看即将掀起的一场风暴自然消亡。许志安
许志安的名字从一开始两人刚冒头时的一首合唱歌《其实你心里有没有我》便郑秀文粘在一起了,在遍地英俊小生的那个时候,许志安独特的歌喉另辟蹊径,慢慢走红,他是除李克勤外被叫得最多的"第五天王"。许志安的发展一直还算顺利,没有大的波折,现在还稳居一线歌手行列。梁朝伟
梁朝伟早年是与刘德华、黄日华齐名电视界的五虎将之一,是八十年代後期香港电视界的第一小生。他在电影方面也成就非凡,获过两次影帝和两次最佳男配角,最近更荣登康城影帝宝座,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梁朝伟早已八十年代还在演电视时便已推出过两张粤语唱片,但成绩不如人意--与刘德华一样。1994年梁朝伟在台湾推出一张国语唱片《一天一点爱恋》,以难看的前卫形象(穿鼻环、满面胡须、拖地长裙。老实说看了多年他的演出,这种造型我十分的不接受)出人意表一举成功,并象郭富城一样杀出香港,大获成功(对于这种"曲线成名"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但梁朝伟不久後又沉寂了,去专心拍他的电影,據说最近他又想第三次出山。郑伊健
郑伊健初出道时也是演电视剧,唱歌直到1996年初的《直至消失天与地》才闯出名堂来,随後的《一个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红遍香江(此曲據说当时由于伊面拒绝了无线电视台的一部新戏,而被踢出当年的十大金曲)。郑伊健在九十年代後半期是除四大天王外最吃香的男星,但因"双琪夺面"事件声价暴跌,令人殊为婉惜。各类新星旧星均无法突破四大天王形成的"势力网",而四大天王全力拼搏几年後有所松懈,唱片质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而接班人却迟迟未露端倪。这时却有一股暗流正在进行蕴酿,走另一条路的造星运动不久大规模展开。 造星运动的兴起,却须由四大天王说起,黎明和郭富城便是造星运动最成功的得意之作。经过唱片公司一系列精心的形象包装,这两位英俊小生一洗前几年在电视界的失意,迅速崛起成为万千少男少女的偶像,这两位是所谓"偶像派"的最初代表人物。之後两人在牢固的基础下稳步发展和进步,实力日进,成就有目共睹。
受此鼓舞,各大唱片调整战略,以忽视唱片质量的重大代价,全力投入新星的形象包装。于是一批俊男美女粉墨登场,宣传攻势一浪强似一浪,在人们尚未明白是如何一回事的时候,一位新的偶像已经成功诞生!这种势态在九十年代後几年几乎成为每一家唱片公司推出新星的唯一手段(例外的不多,陈奕迅算一个,而苏永康早已八十年代末便出道了)。其中典型的,以此君为最∷
谢霆峰
谢霆峰出身明星世家,父母都是香港演艺界的著名人士,其父谢贤更是香港家喻户晓的巨星级人马,诸多演艺界巨星如曾志伟、汪明荃是他的契爹契妈。1997年,谢贤夫妇突然闹离婚,惊动众多传媒,随後事态扩大,愈演愈剧,一宗家庭纠纷成为举港瞩目的事件。其间夫妇二人分别多次公开称赞其爱子谢霆峰,并称其为此事件的唯一受害者(正常情况下确实如此),使谢霆峰成为一时新闻人物。次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第一位上台表演的嘉宾便是这位长相俊秀的年轻人。随後不久,18岁的谢霆峰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首打榜歌曲《坏习惯》,宣传铺天盖地而来,天天见报,一名全新的偶像就此大功告成。唱片公司利用谢霆峰的家庭问题作铺垫(回头想来,我对离婚事件的动机不由略感怀疑),充分利用其与娱乐界的非常关系,宣传工夫入丝入扣,令人叫绝。不过借以冲锋的一系列歌曲都不是什麼特别的好歌,似乎至今还没有能广泛流行,人们记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这本身就是对这个乐坛最大讽刺。谢霆峰这几年相当努力,不仅在电影界相当活跃,而歌曲不少是自己操刀作曲填词,颇有潜质,但他还需要更多的著名歌曲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星。而且一开始太顺利的发展不一定对将来有利,不久前的无线封杀事件应该引起足够警惕。以九十年代末四位英俊小生(即所谓四小天王)陈晓东、古巨基、古天乐和谢霆峰而论,他们真正能"红"的歌曲屈指可数,这是他们与黎明和郭富城最大的区别。黎郭二人虽然也以包装的形象成名,但这只是辅助手段,主打的还是歌曲。大家都知道黎明和郭富城的成名作分别是《相逢在雨中》和《对你爱不完》,这是香港乐坛两首经典名曲,而他们也一直在推出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名歌曲。而"四小天王"则不然,谁能说出他们的"成名曲"分别是哪一首?不能!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成名曲,歌曲反过来是造星的一种辅助手段。除了他们的铁杆迷,谁能哼几句他们的歌曲?没几句吧? 这就是与以前不同的歌星,是为了做"星"而唱歌,不是因为唱歌而成为"星"。重复一句∷"使人记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这本身就是对这个乐坛最大讽刺!" Ende!。。。。。 开始发话!! Originally posted by 地主 at 2005-4-20 21:15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其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过大量哙炙人口的名曲,影响著一代又一代成长中青少年。如果你看见过一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便如当年少女时一般尖叫著观看自己当年的偶 ...
温拿是我第一个接触的香港乐团(乐人),因为哥哥,哥哥比我大7岁。
因为温拿的谭,他后来还开始加入反张国荣的行列。。。。。 Originally posted by 地主 at 2005-4-20 21:16
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许冠杰早年组过乐队,唱过英文歌,并随其兄许冠文一起主持过电视节目。许氏兄弟的 ...
现在正在听许的浪子心声!谢谢楼主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