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须为汇率红利还债
在过去的这几年中,德国这一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两场接踵而至的经济风波中屹立不倒,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全球经济成功的像征。该国也因而在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事务中拥有了一言九鼎的话语权。而在欧元区盟国遭遇经济衰退、失业高企以及周期性金融时段恐慌之际,德国经济却成了这一区域中难得的稳定岛,该国的失业率甚至在今年初降至历史低位水平。许多观察人士都认为,德国的经济成功源自于其自身的努力,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诚然,在过去十年间,德国一直恪守着严格的财政纪律,并落实了强力的结构性经济改革,从而逐步消化了此前在上世纪最后十年一直困扰该国的两德统一后遗症,该国各方为此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然而,德国经济近年来的强势也得益于该国加入欧元区后汇率被低估的助推,另外,其政府融资成本在欧债危机爆发后,也因而大量避险资金的流入而降低,可谓因祸得福。
然而,德国经济的前景并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好,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扩大,该国的出口市场势必会受到影响。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个道理在此处也适用,欧洲其他国家遭遇债务危机所带给该国的红利,并不能一直延续下去。
本周的经济数据显示,德国近期就业状况相当不尽如人意,失业率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预期,同时,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也开始恶化。上述信号显示,德国的经济增长动能已经强势不再,其经济可能在之后数个月中进一步走软。然而,德国经济走软对于欧元区有何深远影响,或许现在还难预料。
在欧元区整体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的情况下,德国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为了防止被拖下水而考虑脱离欧元自立门户,二是向困境中的欧元区盟国积极伸出援手,并拿出有效的区域化经济解决方案。而无论选择何种途径,德国经济都将在近期付出相当的代价,可谓是“还债”。
而全球经济人士自然希望德国能选择继续帮扶欧元区盟国,而不是出于自利抛弃欧元单干,但德国具体会怎么选择,恐怕要到明年此时该国联邦议会选举尘埃落定才能见分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