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16

关于蚜虫

我今年遇到的蚜虫不象去年那么严重,但是也还是有一大盆香菜和一大盆空心菜不幸中招。还有一个 黄瓜和辣椒。黄瓜和辣椒还好消灭,最怕一大片叶菜上有蚜虫了!

发现香菜上有大量的蚜虫后我马上把他们全拔了,仍了。还有没有影响到其他的蔬菜。不过周五晚上又发现空心菜也有好多蚜虫。 我马上隔离空心菜盆,然后大量喷洒洗涤剂溶液,并同时用手摇晃空心菜植株,这样摇晃有助于让蚜虫跳离植物,落到地上就会更容易被喷到。不然他们躲在叶子背面容易逃过此劫。
整个周末我坚持每天两次喷洒洗涤剂溶液,到现在为止觉得很有效果。 发现总归是有几个比较坚强的个体幸存下来,但是他们的繁殖能力太强了! 决不能允许这种 幸存,我再坚持喷个3/5天。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18

网上查的蜗牛知识: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18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半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目前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後,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蜜露(蚜虫分泌的甜味液体)。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19

蚜虫有好多种类,我最关心的是
菜蚜。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19

中文名:菜蚜
  别名:菜缢管蚜、萝卜蚜
  学名: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1843)
  目:同翅目
  科:长管蚜科
  寄主:白菜、油菜、萝卜、芥菜、青菜、菜薹、甘蓝、花椰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及芥菜型油菜。
  为害特点: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特征描述
  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黑色:腹部绿色。第一至六腹节各有独立缘斑,腹管前后斑愈合,第一节有背中窄横带,第五节有小型中斑,第六至八节各有横带,第六节横带不规则。触角第三至五节依次有圆形次生感觉圈:21~29,7~14,0~4个。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3毫米,宽1.3毫米,绿色至黑绿色,被薄粉。表皮粗糙,有菱形网纹。腹管长筒形,顶端收缩,长度为尾片1.7倍。尾片有长毛4~6根。
发生规律
  在温暖地区北方地区年发生十余代,南方地区年发生数十代。温暖地区或在温室内以无翅胎生雌蚜繁殖,终年为害。长江以北地区在蔬菜土产卵越冬,翌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产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上转移,扩大为害,无转寄主习性。到晚秋部分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萝卜蚜发育适温较桃蚜稍广,在较低温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时发育历期17.5天,桃蚜9.9℃,需24.5天。此外,对有毛的十字花科蔬菜有选择性。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21

在蚜虫的防治上,应利用各种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动,主要有以下各点:
  一、消灭蚜虫,要从花卉越冬期开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单纯依靠在蚜害最严重春、秋季进行,防治效果并不显著。
  二、对新引进的花种、花苗,应严格检查,防止外地新害虫的侵入,对土壤及旧花盆进行消毒,以杀死残留的虫卵。
  三、结合修剪,将蚜虫栖居或虫卵潜伏过的残花、病枯枝叶,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四、花卉的品种不同,其抗虫性也有所不同,应选用抗病虫品种,既减轻蚜虫危害又可节省药物费用。
  五、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既灭了蚜,又洗净叶片,提高了观赏价值和促进叶面呼吸作用;有条件的还可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六、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隔离,并立即选用药物或土法消灭虫害,其具体措施如下:
  1.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
  2.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
  3.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4.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24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如果人类以蚜虫的速度繁殖后代,则一个女人一天生下的婴儿可以坐满一个网球场。

太恐怖了!!!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27

遇到高温干燥的天气,蚜虫就会进行繁殖。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蚜虫的幼虫很短时间内就能参与破坏活动。

Eiffel 发表于 2012-7-2 15:28

我家的蚜虫 都长在瓜叶子上,真是成千上万。。。还有豆角叶子也有,目前还没有残害我的菜也,所以我也就大胆用药,不过还是敌不过他们的繁殖力啊。我一般就直接把叶子摘了隔离。太多了!!绿色黑色还有小黄色的都有。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1

你想人工饲养七星瓢虫吗?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2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生长繁殖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可以到野外采集天然饲料——蚜虫,但这种方法费工多,有时还不易采到。所以用人工培养大量蚜虫,满足七星瓢虫食用。可用蚕豆苗人工培养蚜虫。当分栽的蚕豆苗长出3-4厘米高时,把野外采集的少量蚜虫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培养10-15天,蚜虫就能大量繁殖,这时就可用蚜虫作七星瓢虫的饲料。

  把七星瓢虫放在玻璃瓶里,瓶底垫一张草纸,纸上放一个盛湿药棉球的小瓶盖,以保持瓶内的湿度,瓶口盖上纱布,并用橡皮筋系紧。每瓶放进七星瓢虫1-2对,每天投一次饲料,它们就能正常生活,并能繁殖后代。

  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3

田间释放

  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后,可以放到田间,帮助人类消灭蚜虫和蚧虫。如棉田出现大量蚜虫危害,这时可以把七星瓢虫散放到棉田里,它就能将蚜虫吃掉。散发时,在棉田边走边放七星瓢虫,走几步放几只,为求散放均匀。

  1掌握好散放时间,以傍晚时散放为宜。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不易迁飞。

  2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3散发前一天停止喂食,再进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4散放后两天内,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七星瓢虫在大田和保护地均可使用。释放虫期一般为成虫和蛹期,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也可释放大龄幼虫。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也可释放卵液。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3

(1)释放成虫。成虫的释放一般应选在傍晚进行,利用当时气温较低,光线较暗的条件,释放出去的成虫不易迁飞。在成虫释放前应对其进行24-48h的饥饿处理或冷水浸渍处理,降低其迁飞能力,提高捕食率。释放成虫2天内,不宜灌水、中耕等,以防迁飞。释放成虫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以瓢蚜比为1:200时为宜,高于200倍时,则应补放一定数量成虫,降低瓢蚜比,以保证防效。释放成虫的数量,一般是每667平方米放200-250头。靠近村屯的大田,七星瓢虫释放后,易受麻雀、小鸡等捕食,可适当增加释放虫量。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可通过采点调查,计算出当时温室、大棚内的蚜虫总量,按1头瓢虫控制200头蚜虫释放成虫。

田园牧歌 发表于 2012-7-2 15:33

我以为香菜不会生虫呢,看来也要小心了,我家是年年辣椒都生蚜虫,还有牵牛花,气死了,喷药也不管用。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4

(2)释放蛹。一般在蚜虫高峰期前3-5天释放。将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挂在田间植物中、上部位,10天内不宜耕作活动,以保证若虫生长和捕食,提高防效。

  (3)释放幼虫。在气温高的条件下,例如气温在20-27℃,夜间大于10℃时,释放幼虫效果也好。方法是将带有幼虫的纸筒或刨花,采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可在田间适量喷洒1%-5%蔗糖水,或将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幼虫一起放于田间,供给营养,提高成活和捕食力。

  (4)释放卵。在环境比较稳定的田块或保护地,气温又较高,不低于20℃条件下,可以释放卵。释放时将卵块用温开水浸渍,使卵散于水中,然后补充适量不低于20℃的温水,再用喷壶或摘下喷头的喷雾器,将卵液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上。喷洒卵液后10天内不宜垄间进行农事活动,以保证卵孵出幼虫,并提高成活率。释放的瓢蚜比应适当降低,一般为1:10-20为宜。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4

瓢虫宠物

      饲养七星瓢虫作为玩赏宠物,适于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的长方形箱子饲养,箱体以26厘米*16厘米*18厘米为合适。容器上面用铁纱网作盖子,以防瓢虫逃出,每箱养6~8只即可。


      箱内可放2~3个洗净的墨水瓶,盛大半瓶水,瓶内插些叶子上有较多蚜虫的蔷薇或樱花等植物,饲喂的食物以此为主,也可喂些植物性饲料如菱肉、茄子、番茄、豆类、瓜类的果、茎和嫩叶。要经常换品种,并及时清理容器,除去剩余食物和虫粪等污物。喂饲瓢虫还可制作人工饲料:用鲜猪肝剁碎,加蜂蜜,以5:1的比例捣匀冷藏,使用时回温放食斗中加水调和后投喂。


      箱内花枝若开始枯萎,就应换上新的。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5

对繁殖出来的幼虫,要和成虫分开饲养,否则一旦食物短缺,幼虫就会被成虫吃掉。在多只幼虫养在同一个箱内时,食物要供给充足,否则它们会自相残杀和咬食。


      七星瓢虫常在长有很多蚜虫的植物叶子上产卵,因此,可以捕捉其成虫饲养,也可以采取有很多蚜虫和瓢虫卵块的植物插在瓶内养,让卵变成幼虫。


      卵在3~4天后即可变成幼虫,幼虫吃蚜虫成长。它需要经过4个月的龄期,不断蜕皮之后变成蛹。幼虫期为2~3周,由蛹再经6~12天即可羽化为成虫,羽化成虫的快慢,和当时的气温密切相关,温度越高,蛹期越短。


      成虫的寿命长短有和温度有关,温度高寿命短,气温低寿命延长些,一般为54天,在自然界中,由蛹化成虫,一般在气温稳定的夜晚完成。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5

瓢虫天敌

      在饲养期,要特别注意不能让蜘蛛爬入笼内,蜘蛛是瓢虫的天敌。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15:39

据市园林局有关人士介绍,这是他们新引进一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该技术主要采取挂杯式的方法,将人工繁殖的瓢虫幼虫挂在园林绿化树木上,瓢虫就会从挂杯里爬到枝干、树叶上,捕食正在吸食枝叶液体的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并经过其快速繁殖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

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2/06/11/623047.html

金桔 发表于 2012-7-2 22:18

有趣~
花个~{:5_380:}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2 22:55

金桔 发表于 2012-7-2 2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趣~
花个~

{:5_320:} 谢谢!

carolyne 发表于 2012-7-12 13:27

昨天误杀了好几只瓢虫幼虫。。。不认识。今天网上查查才知道。没文化,真害人。。。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13 22:44

carolyne 发表于 2012-7-12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昨天误杀了好几只瓢虫幼虫。。。不认识。今天网上查查才知道。没文化,真害人。。。

我现在都看不到瓢虫! 哪里能抓到呢? 没有瓢虫怎么能养呢?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13 22:44

carolyne 发表于 2012-7-12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昨天误杀了好几只瓢虫幼虫。。。不认识。今天网上查查才知道。没文化,真害人。。。

我现在都看不到瓢虫! 哪里能抓到呢? 没有瓢虫怎么能养呢?

janejjjj 发表于 2012-7-15 10:25

嗯,可能大部分昆虫的幼年都很让人那个 {:5_330:}

julia玉 发表于 2012-9-22 11:55

白色的也是蚜虫吧,小小的,拔在茎上,怎么能弄死呢?那个什么洗涤剂是什么东东啊,第一次见,不知道怎么弄,求助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