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ztz 发表于 2012-5-3 14:14

一门课总结出行车油耗与 质量、摩擦力、风阻等关系

本帖最后由 myztz 于 2012-5-3 23:43 编辑

以下出俩图





对于油耗影响系数大小依次:车身质量,摩擦力,风阻(Bei 50 KMH)
所以在市内跑的朋友建议不要加满油

上了高速,风阻影响系数最大,但无法避免了。



sniperom 发表于 2012-5-3 14:38

本帖最后由 sniperom 于 2012-5-3 14:39 编辑

关于这个油不要加满的说法,觉得就和铝轮毂比钢轮毂省油一样,比如我自己家的golf variant,一般开到提示要加油,也就能加进去50升不到,按50升算,也就是40kg。。。空车重量是1480,也就是说,油的重量只占到总重量的3.3%,假使质量的factor是100%,也就意味着,百公里油耗下降3.4%,我就这么压着红线开,按平时综合油耗6.5来看,只能节省0.22,按照一年2wkm,省下44升柴油,按市价1.5算,合66欧元。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14:40

不错不错!以前看过俄文版的....都是大同小异啊....

touby 发表于 2012-5-3 15:56

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该加满还是要加满的~~~

二毛XP 发表于 2012-5-3 16:16

这可以成为一道很实际的数学建模题哇~

4uto 发表于 2012-5-3 20:32

LZ写的太好了,顶技术帖。。。
介一个个参数都啥意思挖?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1:04

好吧...汽车系用的算式

F gesamt= F roll+ F luft+ F steigung+ F beschleunigung

F roll= m*g*u
滚动摩擦, 大家物理学过
F luft= 0.5 * p* Cw*A* v*v
空气动力学, 跟飞机没啥差别. 除了Cw 跟A有差别
F besch.= m* a
也是物理.
F steigung = m*g* sin(a)
a为坡度

希望我沒vertippen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1:06

本帖最后由 Hammstein 于 2012-5-3 22:57 编辑

在 30 kmh以下的时候空气阻力基本意义不大. 50左右大概持平, 100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风阻了.


有兴趣的可以查看

fahrzeuggetrieb
章节 leistung und bedarf

或者

fahrwerkhandbuch
这个会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myztz 发表于 2012-5-3 22:35

4uto 发表于 2012-5-3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写的太好了,顶技术帖。。。
介一个个参数都啥意思挖?

最后一行 0.870.130.38 分别为 质量、风阻、摩擦力在50KMH时影响油耗的系数,越大影响油耗越大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2:45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汽车系用的算式

F gesamt= F roll+ F luft+ F steigung+ F beschleunigung


L luft的这个,在我们外弹道学上,有个叫做弹型系数的。也就是说,这个根据外形不同,不是个常量。
那么你这里引用的这个L LUFT,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一个固定的车型下的Cw和A呢?
不好意思,都是快20年前学的东西了,都忘光了。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2:56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 luft的这个,在我们外弹道学上,有个叫做弹型系数的。也就是说,这个根据外形不同,不是个常量。
那么 ...

确实不是常量. 每个形状有自己的 Cw, 大部分现在都应该在0.3上下. 不过Cw不是唯一绝对参数
Cw与A的乘积才有实际意义. 比如vw系列.新一代里 Cw虽然低了.不过A又大了.结果其实没变.

A在汽车上一般是截面面积或者正面投影面积.

飞机是对地面的投影面积..

船好象是体积的3分之2次方.

Cw搞笑的是. 用不同的空洞吹出來的值是不一样的. 呵呵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3:12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不是常量. 每个形状有自己的 Cw, 大部分现在都应该在0.3上下. 不过Cw不是唯一绝对参数
Cw与A的乘积才 ...

谢谢解惑!我那个年代,用的都还是俄语的公式。
飞机那个你好象说错了吧....我记忆里也是正投影面积。不过,对飞机而言,升力即是阻力...影响飞机的还有一个是长度....简单点说,够长的话,阻力会小。ICE也是这样的。船的我一窍不通....
所以,Kombi的优势是够长,而不是什么掀背不掀背的....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3:16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不是常量. 每个形状有自己的 Cw, 大部分现在都应该在0.3上下. 不过Cw不是唯一绝对参数
Cw与A的乘积才 ...

啊,忘记说了Cw小了,对VW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就具体制造上的经验而言,一般说来,这个小了,意味着冲压的工艺难度降低了。模具费用降低了......钢板的物理强度可以更高了.....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3:22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解惑!我那个年代,用的都还是俄语的公式。
飞机那个你好象说错了吧....我记忆里也是正投影面积。不 ...

估计可能德国跟俄罗斯的不一样吧. 我清楚的记得教俺空气动力学的教授是这么说的. 不过这玩意用哪个面无所谓. 主要是换了面Cw跟着換就行了.

ice好象更好玩. 能有七个数据. 不过后四个基本不用管. 小得没谱了.

粗略计算的话是, ice车头车尾都是0.3, 中间每节0.1. 所以它的Cw可以轻松上1.2 它的A到确实是用正面的. 一般10平米

我对kombi两个最直观的感觉是.
1 有地方放东西. 2 kammesch heck 的Cw不错.
掀背的意思是后轮加力?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3:23

kongzi016 发表于 2012-5-3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啊,忘记说了Cw小了,对VW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就具体制造上的经验而言,一般说来,这个小了,意味着冲 ...

呵呵.我是说对空气阻力来说沒差别.呵呵. 不冲突

touby 发表于 2012-5-3 23:37

这贴长知识,帮顶

4uto 发表于 2012-5-4 14:16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5-3 2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汽车系用的算式

F gesamt= F roll+ F luft+ F steigung+ F beschleunigung


多谢多谢,长知识的帖子我喜欢。。。

等有空的时候也钻研一下,这个式子记下先。。。 {:3_25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门课总结出行车油耗与 质量、摩擦力、风阻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