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有个出路
让人才有个出路(2010-09-04)
● 高极登
科技新语
深圳有个叫潘泳的青年,因为iPhone太贵,用了8000元人民币的积蓄,和哥哥一起研发了“苹果皮520”,它能将iPod touch改变成具有iPhone简讯和通话功能的嵌入式产品。
他的产品别出心裁,测试报道都给予好评,经网上传播和媒体报道,一时间受到关注,当然最关注的要算是苹果公司了。苹果皮到底是否侵犯了iPod的专利和iPhone的利益,很多人提出不同看法,其中包括业内人士和律师。
答案在有无之间,可见本案触及灰色地带,资信业推陈出新,颠覆传统,挑战法律条文。我看这个案件经由不同法官,或是不同国家的司法机关审理,会有不同的判决,甚至出现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操控司法的丑恶现象。
西方法官可能厌恶中国侵犯专利版权记录,给予重判。从资信业角度,很多IT人都为潘泳叫好,认为他是个奇才,苹果公司如果惜才,应该重金网罗这个人才,甚至给予资助,让他开发改进更多苹果的产品。
从电脑学角度来看,苹果皮是个附件,并没有改动和抄袭iPod的软硬件设计,就像很多电脑的周边产品,比方USB扬声器、外置硬盘之类,能加强电脑的功能。
以硬盘录像机为例,它可以录下电视节目,可以翻录光碟,可以利用电视放映这些节目,它的功能和苹果皮有些雷同,但是录像机被封杀了吗。苹果皮或许影响了iPhone销路,但它促进了原本式微的iPod的使用率。
本文不讨论侵权的法律是非,我想说的是人才问题,像潘泳这样的人才中国还真不少,如果没个渠道让他们发挥,就会造成人才的埋没,他们可能出走到加州硅谷,为他人作嫁衣裳。你知道吗,硅谷四分之一的资讯科技人才来自中国和印度。
更糟的是,一些人才入歧途,早年听中国朋友说过,有个同学钻研软件解密,硕士论文也是这个课题,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后受雇于海外的翻版商,专门从事应用软件、电脑游戏锁码的破解工作,以便翻版抄袭。
中国版权法和创投基金不足,造成很多发明遭抄袭,甚至遭大公司光明正大的抄袭,小发明人徒呼负负,最终造成没有人愿搞研发,对科技的发展很是不利。
最近,传股神要到中国劝富豪仿效美国富豪捐出部分财产做慈善,依笔者看,中美的发展态势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还处在起飞阶段,需要的是发展经济,富商可把资金投资设厂,提供工作造福人群。
另一方面,中国人爱把钱投在股市,往后不妨考虑把钱投资在起步公司,协助像潘泳之类的发明家。其实,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爱搞创意发明的有为青年,但苦于没有经费,一些官方的基金,获取不易,很多都爱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
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之类的,大有可为,让一些发明可以问世,让发明人和投资者谋取盈利,作更大的投资,推动科技、经济的进展。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 首先苹果对大陆市场没有给力,所以这个520只是针对大陆市场也ok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搞自己的。如果苹果告,也就是因为名字和他们相冲而已吧。换个名字,ok的。 太长,没看完! 刚刚发现整个版面都是LZ的帖子。莫非新一代拷贝机横空出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