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也说教孩子 - 俩娃妈来说说我的经历
发信人: fresh1103 (fresh), 信区: Parenting标题: 也说教孩子 - 俩娃妈来说说我的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1 17:26:19 2010, 美东)
两个孩子一个今年就上K了,另一个现在二年级,回头看这些年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心
思,也不知是对是错。
我爸妈是十分信早教的, 刚听说我怀孕的时候就寄来了无数中国的那些建议早教的书,
各种早教方法等等,记得老大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买了很多书,音乐CD,有了无
数的教育计划。不过,和多数新妈妈一样,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真的孩子出生了,我
才发现有时间就只想着睡觉了,哪还顾得上放音乐啥的,等终于适应了做妈妈,开始有
了喘气的机会至少也是半年后的事了。第一个孩子,那是无比重视,无比照书养的,玩
具像不要钱一样的往家搬,家具上贴的都是大字卡,有空就教字,教说话,反正是抓住
一切机会“教”,后来姥姥姥爷来了,也帮着教了不少。到了三岁左右,虽然比不上版
上妈妈们的小神童,那也是认了无数字,能算能写能画,人见人夸的聪明孩子,她会的
东西之多,在幼儿园里是没有几个孩子比得上的,又比较乖巧,那个时候我还是特别骄
傲的,觉得自己的孩子教的很成功。现在回头看,其实我家大女儿是那种比较乖但比较
害羞,比较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很希望得到别人承认的孩子,那时她“爱学习”,并不
是喜欢她学的那些东西本身,而是单纯的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扬而已,我们教得多,她接
触得多自然学得比人家多些,就显得突出,但也是因为我们的这种“培养”,给她的她
都学不过来,所以她比较不懂得自己去认真思考或者主动寻求某些知识,很多东西都只
是记住了,学得很浮很表面,比较习惯“follow"而不是“explore". 这些,随着她的
年龄增大,我们能教的东西变少,就开始在她的学习中体现出来了。现在老大还是班上
的好学生,中文也很强,学东西很快,兴趣很广,但缺点是比较依赖父母,自己一个人
呆不住,自己不会安排时间,学东西习惯学到80%,往往开始很感兴趣,一旦到了后来
比较难的部分就不愿意多思考多练习,耐性比较差。
再说说老二,本来第二个孩子也没有那么大惊小怪,加上已经有了姐姐也比较忙,就有
点顺其自然的味道。 当然要说我一开始就不想教她很多也不对,那时候我还是很相信
“赢在起跑线上”的,可是老二的个性完全和姐姐不同,属于非常我行我素的类型,什
么都要按自己的意思来,她不愿意干的事,不论奖励还是惩罚都不太管用,而且很倔,
脾气上来那是一两个小时都转不过来的。不要说是抓着她的手教她画,你在她的所谓“
art”上点一下都是不允许的,可以说是extremely 难教,后来frustrated之余我也不
得不放弃了。后来老大上了学,我意识到从前教法的一些缺点,也就更不想逼她学什么
了。因为没有人为的灌输我们认为的那些“知识”,老二更多的是自己做自己的,把精
力更多的放在了研究日常生活的东西上面,比起姐姐,她显得比较专注,想法比较天马
行空,而且比较善于独处和推断事情。她现在4岁多了,能数到20吧,认那么几个单词
和字,加法也就能算1+1之类的吧,多半是学校教的,比起她姐姐当年可差远了,在现
在的pre-K的班上她显然不突出。比起老大当年,她更独立,更自信而且比较有主见,
自学能力很强,也不会总有让出父母出主意解决问题的想法,当然,她的缺点也很明显
,兴趣范围比较窄,不太喜欢变化,你很难说服她做她不想做的事。
两个孩子现在的情况,我不知有多少是因为我的教法不同,有多少是因为她们自身的个
性差异,但我想如果我可以选,我希望她们的个性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我个人的经历
让我觉得,要想有个幸福的人生,“know what you really want" 比有某些学位或者
才艺更重要。 我不要求她们将来多么出色多么有名,但我希望她们能走自己真正想走
的路,做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懂得幸福来自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羡慕和表扬。这些,
如果你不给她自己探索的空间她是没法学得到的。
最近版上在流行神童的话题,为什么很多神童长大后也就“泯然众人矣”,我想有两种
,一种是“伪神童”,小时候的“神”是父母的推造出来的,喂得多自然壮,可是一旦
离了“喂”,又因为缺乏锻炼,自己”吃”的能力不强,自然就平凡了,另外一种是因
为自身的天分加上后天的表扬,让他们越来越多的把精力放在很窄的“学业”上面,不
免就会忽视生活,交友等等其他各方面的东西,加上这种“天才”的光环或多或少也把
他们和“普通人”分离开,有些人不免自视过高,受挫能力很差。做学生的时候,尤其
在中国,好成绩是一切,但工作以后,技术能力最多也就占30-40%,他们不再100%
above everyone on anything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再差点,其他方面的弱点就被成倍
放大,很多人就一蹶不振了。有钱难买少时穷,学校生活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有时候,
少年时期一时的风光,反而会成为一生的羁绊,所以我觉得孩子越聪明,家长反而更应
该多跟他强调他的平凡,让他多和别人一样成长,长远看反而对他有好处,比如我觉得
孩子不该跳级也是因为这样。 {:5_394:}写得很有道理,尤其同意这句。
是“伪神童”,小时候的“神”是父母的推造出来的,喂得多自然壮,可是一旦离了“喂”,又因为缺乏锻炼,自己”吃”的能力不强,自然就平凡了vacuum_6 发表于 2010-5-5 21: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本帖最后由 DLIII 于 2010-5-6 13:50 编辑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 父母教育孩子, 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习能力, 开启孩子热爱知识自主学习。
不过, 很难呀! "要想有个幸福的人生,“know what you really want" 比有某些学位或者
才艺更重要。 我不要求她们将来多么出色多么有名,但我希望她们能走自己真正想走
的路,做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懂得幸福来自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羡慕和表扬。这些,
如果你不给她自己探索的空间她是没法学得到的。"我周围从小被家长老师捧着的孩子,
长大以后能像大人当年期望的那样所谓出人头地的并不多,反而当初不那么受捧得孩子
学会了自学自律自娱自乐,如今的生活比起前者更有滋有味。 恩,挺有道理。
让孩子自然成长,自己选择。 {:5_394:}
很有道理 两个孩子现在的情况,我不知有多少是因为我的教法不同,有多少是因为她们自身的个
性差异
这一点 也是我常常所困惑的
而且 老大和老二个性的差异 是不是多少和此家的有所类似? 回复 7# risa04
我的体会是孩子的个性影响因素更大。首先是他们的可塑性不同。对于可塑性大的孩子,他们关注周围反应和希望得到承认的动力大,父母在早期如果多灌输就有可能成就所谓"伪神童"。对于不太关注周围世界专著于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用同样的方法和精力也难有结果。
我们家两个的可塑性和文章里讲的正相反,老大懵懂自我,到今天还常常因为听而不闻挨老师的抱怨。老二啥事都喜欢凑热闹,有样学样然后马上自己夸自己。老大专注,对自己喜欢的事儿象画画.数学和天文是无师自通,对其他的东西懒懒散散,对付过去了事。老二发散型,干啥都挺来劲,但是没什么特长。
不过说到独立性,我们家倒是专注的那个不行,发散的这个比较强。我想是因为她尝试得多,对自己就有信心了。因为灵活,就能变通地对待困难。
老大的不理不睬曾让我困惑很多,老二的积极配合才让我明白孩子的天性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总之是孩子们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是他们的不同逼着我看书反思。现在释然很多。当父母的尽力就好了,效果如何,是孩子说了算。 回复risa04
我的体会是孩子的个性影响因素更大。首先是他们的可塑性不同。对于可塑性大的孩子,他们关 ...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5-8 08: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父母的释然 我还在努力中
因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难题
让我总会自责 反思 但是自己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回复 9# risa04
有好多情况,面对它的时候都觉得过不去这个坎儿了。事后再回头,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我知道,旁人多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想想"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老话能管用?
我前一阵看了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觉得是我看的中文教育书里最受益的一本。书名俗了点,可是内容非常值得一读。接受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种种想法及优缺点,是我自己最大的收获。 有了这个前提,自己会多很多宽容和变通的方法。你家老大跟我的有点象吧。或许这书也会对你有用。 回复risa04
我的体会是孩子的个性影响因素更大。首先是他们的可塑性不同。对于可塑性大的孩子,他们关 ...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5-8 08: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至于伪神童 我没有任何发言权
因为孩子的性格原因 我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学识方面的培养
但其实自己还是蛮佩服羡慕别的再此方面如此用心的妈妈的
而且也比较相信孩子的潜力 妈妈们只要不是图一时虚荣
如果持之以恒 对于孩子培养的效果应该不可否认
但是 至于神童 这是天分 神童能有几个
能在自身条件基础上 得以尽量的挖掘 也是很值得父母欣慰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
我们家两个除了幼儿园 都是在自由玩耍
但是从孩子们之间的对话中 常常也让人惊讶
自由玩耍 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他们的想象力很让人惊喜 我家儿子幼儿园阶段就是放羊,我们两个都忙,顾不得他,结果德语说的乱七八糟,懂倒是都懂。算数他自己有兴趣,自己就在那里加加减减,我们没有怎么鼓励,顺其自然。上学前的语言测试,学校说词汇少,要加强,我才开始在家加码,结果2个月,德语就提高了不是一半点,竟然也能读能写了,这让我有点后悔没有早点教育他,不然怎么会让人说字汇少?不过后来又释然了,早早学会这些上学干什么去?于是也就放松下来,只要学校不说什么,我这边就不多做什么了,自己学去吧。。。 我们家俩个倒是挺像的,只不过老大更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老二也许还小,但是一般老二这方面都会差些吧,所以正想办法怎么能在不生老三的情况下培养老二这方面的能力{:5_339:}
不过我最大的感受还是不要比较。从我自己的经历看,我从小父母管的很严,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同学同事的孩子总有几个在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其实我的成绩也不算差,但是因为其他所谓不务正业的闲事太多,不可能总象他们期望的那样保持第一,可是父母总会和考第一的比较,说人家学习怎么用功,专心,所以即使我考了第二也会有种负罪感。这可能是间接造成我性格比较逆反,喜欢和所谓差生交朋友的原因吧。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就下决心一定不能把他们和别的孩子比较,从出生开始,吃饭睡觉认字数数,他们每天高高兴兴的就好了,培养好习惯和好的心理素质比知识重要百倍。 回复risa04
我的体会是孩子的个性影响因素更大。首先是他们的可塑性不同。对于可塑性大的孩子,他们关 ...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5-8 08: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你家老大很有学术数的天赋. 只是那东西学好了,太伤身体. 回复risa04
有好多情况,面对它的时候都觉得过不去这个坎儿了。事后再回头,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我 ...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5-8 08:3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本书很不错, 我也买了. 那个作者本身从事教育工作,难得还有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这本书很不错, 我也买了. 那个作者本身从事教育工作,难得还有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trees 发表于 2010-5-8 22: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