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做成皮蛋了。(这是原来的贴)
来德国三年,一直在找石灰,也想过烧草来做,但是都没成。
这次做成也是纯偶然的。我家存有很多煤,一直是用煤取暖的,烧了两年,今年春节前终于烧完了。但 是还有很多的柴,接着就烧柴了。在烧柴的时候闻到很香,才想到柴是松木的,那烧剩的灰不就可以做皮蛋了。
年初三就动手做了,当时只是想试试,所以没放什么配料,只是柴灰泡了水,加点盐,就放蛋进去了。然后在15天时,我打开一个看看(因为我打电话回家,家里人说人家是15天就能吃了,所以我开了一个)但是蛋白还是水的,我想完了,肯定失败了 。晚上煮面的时候,我把那个做不成的皮蛋放到面里,谁知,吃的时候,蛋是涩的 ,我想,这个皮蛋还是成的,蛋白没结,可能是时间短了,上网一看,说的是45天 ,剩下的皮蛋就要耐心的等待了。
今天是45天,我就迫不急待的打开看了,皮蛋真的做成了 只是还不够黑,但是吃的时候蛋黄就和买的一样,就是蛋白不够硬,剩下的准备再多放几天。
这里有很多德国人是烧柴取暖的,大家可以向人家讨,就能做了,做的时候加点柏树叶(烧水后用)。
原来的做皮蛋帖子没了,只好重新发上来,加上整个过程中的问题。(今天重新写的贴)
一, 做法(我是做6个一瓶的)
1. 将木头灰泡水,水的份量以泡好的灰浆没有清水在上层,灰浆呈胶状。泡水的时候可以加一张柏树叶(可以用搅拌机弄碎直接泡进去)。
2. 浆里加小咖啡勺半勺的盐和苏打(这是我第二次做时的体会,第一次蛋白不够硬,加了苏打的蛋白硬)。
3. 鸡蛋放瓶里,将灰浆拌匀,倒入,封好盖40天就行了。
二, 注意事项
1. 做好后,不要移动,15天可以打开看看,取一个出来, 用灯照看看蛋黄是否黑(也就是有没有黑点),如果没有黑,说明碱性不够,可以加点苏打,黑了就是够了,不用加苏打。
3. 40天可以打一个看看(没好,就再放几天),好了就要拿出来 ,洗干净另外放,最好不马上吃。这是我的体会,马上吃碱味很重,放两天就很好吃了。
4. 还有一点,马上拿出来,是因为泡久了,蛋黄会变得很硬。我第一次做的,吃了一个后,一直没动,前两天拿出来,蛋黄就是黑的而不是黄的了$郁闷$
5. 我一次做六个,是用德国的酸黄瓜的大瓶子装。一次不要多做,因为我也是刚做成,还在摸索当中。还有就是,皮蛋不能久放,要变硬的。
[ 本帖最后由 wawa1957316 于 2008-7-15 13:56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